别馆锁春云,抛却银筝冷。月比来时瘦几分,写就欢愁影。
盼到月儿圆,重数西窗暝。记得车声过画楼,惯倚罗屏听。

卜算子

别馆锁春云,抛却银筝冷。月比来时瘦几分,写就欢愁影。

盼到月儿圆,重数西窗暝。记得车声过画楼,惯倚罗屏听。

注释

  1.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以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正体。

  2. “别馆”:指某人的住处或居所。

  3. “锁春云”:比喻将美好的事物紧紧地守护和珍藏。

  4. “抛却银筝冷”:比喻放弃或舍弃某种事物,感到失落、空虚。

  5. “月比来时瘦几分”:通过对比表达对某物的思念与期待。

  6. “重数西窗暝”:再次数到夜晚,可能暗示着等待或期盼的心情。

  7. “车声过画楼”:通过声音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某个时刻的记忆。

  8. “惯倚罗屏听”:习惯于依靠某种物品或环境来安慰自己。

译文

在别馆中,我紧紧锁住了春天的云朵,把那曾经温暖的银筝遗忘在寒冷之中。每当月亮升起,总感觉它比我记忆中的要瘦弱几分,那是我心中无法言说的欢欣和忧愁交织的影子。

盼望着月亮能圆满,再一次数到西窗边的黄昏。我记得那时的车声穿过那座熟悉的画楼,习惯了靠在罗屏上静静聆听。

赏析

本词是一首情感深沉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体验。首句“别馆锁春云”便营造了一种寂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紧接着的“抛却银筝冷”,则通过放弃一个曾经带来欢乐的物品,表达了一种孤独感和失落感。

“月比来时瘦几分”这句,不仅描绘了月亮的变化,也隐喻了人的内心变化。月亮的每一次盈亏都牵动着诗人的心,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不舍。这种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构成了诗歌情感的核心。

“重数西窗暝”和“记得车声过画楼”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深刻记忆和情感的依赖。这些回忆和情感的存在,让诗人在面对现实的冷漠和孤独时,依然能够寻找到慰藉和希望。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深层次地触及了人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