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东亭客。却频来、君家醉饱,使人颜赤。新米初炊留客饭,颗粒如珠一色。更烹出、银鳞鲜鲫。裁使老饕都属餍,早门边、又见提瓶出。酤满眼,钱休惜。
群公笑语欢尤剧。却谁知、有人黯淡,离愁先集。转盼明年吾去此,少个酒徒无藉。也清醥、省公千石。只是他时良宴会,顾尊前、无我情悽恻。恐未免,泪沾臆。

【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又名“歌儿”“大圣乐”等。此词为《声声慢》的别体,调见《白石道人歌曲》,有平韵、长韵两种。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一叠韵。

两岁:两年。东亭: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客:指作者自己。君家:指同里。醉饱:饮酒而醉足饱餐后,形容酒兴正浓。颜赤:面色发红。新米,刚煮好的新米。颗粒如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圆润。银鳞鲜鲫:鲫鱼。银鳞,鱼身上银白色的鳞片;鲜鲫,活蹦乱跳的鲜鱼。提瓶出:提着酒瓶出来。酤(gu):买酒。满眼:满眼都是。钱休惜:不要吝惜钱财。群公:指同里诸公。清醥:美酒。省公:指官府。千石:一千石。他时:将来。良宴会:美好的聚会。尊前:在座的宾客面前。情凄恻:悲伤之情。恐未免:恐怕不免。泪沾臆:泪流满面。

【赏析】

《贺新郎·同里诸公集宜阁》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上阕写聚饮的盛况和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下阕写众公笑语欢娱,却不知有人黯然离去,转盼明年,又少一个知己,只能独自饮泣,怕未免泪沾臆。

这首词是作者于淳熙五年(1178)与同年进士同里诸公会于宜阁,畅叙离情之作。上阕写聚饮的盛况和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开头二句写主人殷勤款待之意,用典出自杜甫《赠卫八处士》。接着四句写众公笑语欢娱之态,用典出自《世说新语·容止》。

“转盼明年吾去此”,点出时间,说明这次相聚只是暂时的,转眼即逝,明年又将各奔东西,因此心情惆怅不已,“少个酒徒无藉”,意思是说少了一个朋友,不能共商国事,所以更加伤感。“只恐无情污皓齿,莫教磷火照朱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情悽恻”,是因为担心自己的愁苦会影响到友人的心情。“恐未免,泪沾臆”,意思是怕不能免俗,以致落泪,“泪沾臆”也是用典,出自曹植《七哀诗》:“潜忧内伤悲,涕泗纷交流”。全词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