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白孤儿泛梗身。眼穿兵气入萧辰。江湖满地不逢人。
别浦柳青犹惹恨,故园花发若为馨。几回肠断永和春。

垂白孤儿泛梗身。眼穿兵气入萧辰。江湖满地不逢人。

别浦柳青犹惹恨,故园花发若为馨。几回肠断永和春。

注释:垂白的孤儿(我)漂泊不定,像一根枯草一样没有依靠(泛梗身)。眼睛里满是战争的痕迹,仿佛穿透了整个天地(眼穿兵气入萧辰)。江湖上到处都是战争的痕迹,人们一个也看不到(江湖满地不逢人)。
分别时,江边的小洲上的柳树依然绿意盎然,但那曾经让我心伤的柳条却让我感到遗憾(别浦柳青犹惹恨);故乡的花已经开得很茂盛,但却让我感到忧伤(故园花发若为馨)。多少次,我在春天的时候,独自伤心到无法自拔(几回肠断永和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在战争中失去亲人、朋友,孤独无助的情感之作。
首句“垂白孤儿泛梗身”,以“垂白”二字描绘出作者年迈的形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泛梗身”则表达了作者飘零不定的生活状态。第二句“眼穿兵气入萧辰”,以“眼穿”形容作者眼中充满了战争的痕迹和疲惫,而“兵气”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入萧辰”则进一步渲染了战争带来的凄凉和悲伤。第三句“江湖满地不逢人”,以“江湖”指代战场,表达了作者在战场上四处流浪、无依无靠的困境;“不逢人”则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四句“别浦柳青犹惹恨”,以“别浦”指代战场之外的地方,“柳青”则象征着希望和生机;然而,“犹惹恨”则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失望。第五句“故园花发若为馨”,以“故园”指代家乡,“花发”则象征着美丽和生机;然而,“若为馨”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美好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
最后一句“几回肠断永和春”,以“永和春”指代春天,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眷恋和期待;然而,“几回肠断”则再次强调了作者的痛苦和无助。整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战争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深深打动了读者,让人们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