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严帝阙冷与雪。十万熊罴成阵列。此行梅鹤不孤清,饱听胡笳声夜彻。
相思细嚼秋兰屑。盼望江头情正切。好风安稳挂征帆,重话春申城畔月。

【注释】森严:森严的壁垒,指朝廷。熊罴:指雄壮的军队。梅花:指梅花鹿。胡笳(jiā):古代乐器,也泛指胡地的音乐。春申城:春秋时的楚国旧都。《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相争时,刘邦军驻于彭城,韩信欲袭之,项王率兵救彭越,刘邦乃退兵至下邑。韩信遂引兵渡河击赵,赵王已被俘,于是韩信遂定齐地。后称楚地为“春申”。

【赏析】此诗作于南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时诗人任江东安抚使司参议官,正奉命出使金国,途经淮水。

起二句写景,点明时间与地点。森严的帝阙,即雄伟壮丽的皇宫,在雪中更显庄严;十万军队,如熊罴般雄壮列阵。此两句不仅写出了军营的严整,而且也暗示了此行的艰巨与严峻。“梅鹤”是诗人自喻,意谓自己虽身处异域,但志向高洁,不会因环境而改变心志。“不孤清”,即“不孤独”。

三、四句写诗人此行的目的。“梅花鹿”典出《庄子》:“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而来,曰:‘予是何国人?’宋元君觉,使人视之,则见人来,徒行被发,来於被圃,曰:‘吾是谁邪?’夫鹿也。”诗人以梅花鹿自代,说自己此次出行,是为了报效国家,而不是为了个人享乐。“饱听胡笳声夜彻”是说在军中听到胡笳的声音直到夜晚,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五、六两句写诗人对家乡的怀念。“相思细嚼秋兰屑”化用李商隐《无题》诗句:“秋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秋兰屑是秋天兰花的花瓣,诗人以此暗指妻子李氏,表达对妻子深切的思念。诗人将思念之情化为具体的意象,使情感更加真切动人。

最后两句由思乡转为期待归程。“江头”指长江边,这里指家乡所在地。“重话”即再次提起。“春申城畔月”即指作者的家乡。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盼望着早日回到家乡,在春天的夜里,月光洒在春申城上。

全诗通过对战场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