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花密系金铃索。锦围碎剪霞绡薄。醉靥不胜情。酒阑花未醒。
梦中传彩笔。切莫书花叶。花底寄相思。被他双燕知。

菩萨蛮 · 赋牡丹

护花密系金铃索。锦围碎剪霞绡薄。醉靥不胜情。酒阑花未醒。
梦中传彩笔。切莫书花叶。花底寄相思。被他双燕知。

注释:

  1. 护花密系金铃索:用金铃锁住花朵以保护它们免受损伤。
  2. 锦围碎剪霞绡薄:用华丽的锦缎和轻薄的丝织品装饰花朵。
  3. 醉靥不胜情:形容女子醉态迷人,无法自持。
  4. 酒阑花未醒:指饮酒至尽,花还未完全开放。
  5. 梦中传彩笔:指在梦中传递美好的愿景或情感。
  6. 切莫书花叶:不要将美丽的花朵描绘下来,以免破坏其原有的美丽。
  7. 花底寄相思:在花儿底下寄托思念之情。
  8. 被他双燕知:被一双燕子知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牡丹的花语和寓意的词作。诗人通过对牡丹的描述,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首句“护花密系金铃索。”描绘了诗人精心呵护花朵,仿佛用金铃索将其紧紧系住的情景。这里的“护花”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对花朵的喜爱,也暗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密系金铃索”则形象地勾勒出花朵被精心呵护的画面,让人联想到古代诗人笔下的牡丹,那些被文人墨客所赞美、歌颂的美丽景象。

次句“锦围碎剪霞绡薄。”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美丽。诗人用“锦围”来形容花朵周围的华丽装饰,而“碎剪霞绡薄”则描绘出了花朵娇嫩、细腻的质感,如同仙女般美丽动人。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牡丹本身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第三句“醉靥不胜情。”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之情。诗人用“醉靥”来形容自己因欣赏牡丹而陶醉的表情,而“不胜情”则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这句诗不仅展现了牡丹的美丽,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第四句“梦中传彩笔。”则巧妙地将诗人与牡丹联系起来。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位画家,用“传彩笔”来表达自己在梦中绘制牡丹的场景。这里的“梦中”二字,既表明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也暗示了他在欣赏牡丹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美好与愉悦。同时,“传彩笔”一词还隐含着诗人想要将这份美好传递给他人的愿望,希望牡丹的美丽能够被更多人所欣赏。

第五句“切莫书花叶。”则是诗人对读者的警示。这句诗提醒人们不要仅仅将目光聚焦在牡丹的外表上,而是要深入体会其内在的美。诗人通过这句话告诫读者,要用心去感受牡丹的美,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欣赏。

尾句“花底寄相思。”则进一步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将自己对牡丹的深情寄托在花底下,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美好祝愿。这里的“花底”二字,既指牡丹的花蕊,也隐喻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而“寄相思”则明确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希望牡丹能够成为两人之间情感的纽带,将他们紧密相连。

这首《菩萨蛮》通过对牡丹的描述和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同时,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