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命丝长谁共缬。只有愁千结。草唤忘忧忧未绝。空负了、端阳节。
玉雪娇儿成永别。此恨和谁说。蛙鼓声中疏雨歇。早又见、纤纤月。
注释:
四和香午日雨窗忆亡儿绍泽感赋
续命丝长谁共缬。只有愁千结。草唤忘忧忧未绝。空负了、端阳节。
玉雪娇儿成永别。此恨和谁说。蛙鼓声中疏雨歇。早又见、纤纤月。
译文:
续命丝长,谁与我共同编织?只有深深的忧愁,千结百结。春草唤人忘却忧虑,但忧虑并未消除。白白地辜负了端午节。
如玉般清冷的姑娘成了永远的别离。这份深重的痛苦,又有谁能与我分担?蛙鼓声中,细雨渐渐停歇。我早早地就看到了明亮的月光。
赏析:
此词是一首悼亡词。上片开头“续命丝长”三句,追忆亡儿生前之景。“续命丝长”,喻指儿子生前有孝心,常思及父母之生死。“只”字点出自己对亡儿念念不忘的心情。接下来“草唤忘忧”三句,写亡儿之死。“草唤忘忧”暗用《论语·微子》中的典故,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子感叹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话。此处化用其意,言亡儿之去,正如流水逝去不复返,使人哀伤不已。而“空负了”一句,则是表达作者因亡儿之死而枉费了自己对他的一片孝心。“端阳”指农历五月初五的节日——端午节,古人有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此处暗示自己与亡儿在端午之时分别,也暗含作者与亡儿之关系至亲无间。下片开始“玉雪娇儿”三句,回忆亡儿之死。“玉雪娇儿”暗指亡儿生时如玉般的美貌,“成永别”则表明两人从此天各一方。“此恨和谁说”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亲人之死的悲痛无法向任何人倾诉的无奈。结尾三句,以蛙鼓和疏雨作景,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因失子之痛而早早就看到了月亮,从而抒发了作者因失去亲人而感到的孤单和痛苦。全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了作者对亡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世事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