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昼。正睡思萦人,几回倦绣。喜画梁双燕,衔泥尚如旧。东风不为吹愁去,花片飘红瘦。又新阴、绿到阶除,懒携樽酒。
闲自倚阑久。望云影低垂,波痕微皱。吟舫蜻蜓,偏阻申江口。何当共说经年别,拍案苏黄手。恐相逢,已过茶香节候。

【注释】

①探芳信:探春的书信。

信:书信,信函。

②暮春:晚春、早春。春天到了晚春时节,天气转暖,百花盛开,故称“暮春”。

③寄怀:寄托情怀。

四舅氏:指作者的朋友。

④惜春:珍惜春光。

睡思萦人:形容春困。

几回倦绣:几次绣花时都感到疲倦。

⑤喜画梁:喜欢画着美丽的屋梁。

双燕:成对的燕子。

衔泥尚如旧:燕子嘴里衔着泥土飞回来的样子还是像以前一样。

⑥东风:春风。

不为:不因……而。

吹愁去:吹散愁闷。

⑦花片飘红瘦:花瓣飘落,颜色由红变白或淡黄而消瘦了。

⑧新阴:初生的阴凉。

绿到阶除:草长出台阶上。

⑨懒携樽酒:懒得携带酒杯和美酒。

⑩倚阑(lán)久:靠在栏杆上很长时间。

云影:云雾的影子。

低垂:下垂。

波痕微皱:水面的微波微微地泛着皱纹。

吟舫(fǎng):船上吟诗作赋。

蜻蜓:一种昆虫。

申江口:长江入海的地方,即上海附近的长江口。

何当:什么时候能。

共说:一起诉说。

经年别:经过一年分别。

苏黄:宋代词人苏轼和黄庭坚的并称。此处借指苏轼的《水龙吟》一词。

拍案:打桌子,表示惊讶或赞赏。

苏黄手:苏轼的手笔。

恐相逢,已过茶香节候:恐怕要相见,却已经过了赏花喝茶的好时节。

节候:节气和气候,这里指春天的气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末夏初所作。当时他正闲居家中,与友人通信,抒发惜春之情。此信写于四月,正值暮春时节,时值清明前后。此时正是花开烂漫之时,然而诗人却为春困缠身,无心赏花。信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内心的伤感。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自然,充分体现了词人的才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