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垂旒,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落日红旗半卷,秋风急、牧马悲鸣。闲凭吊,兴亡满眼,衰草汉诸陵。
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早平安烽火,不到西京。自古王公设险,终难恃、带砺之形。何年月,铲平斥堠,如掌看春耕。
《满庭芳·和人潼关》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心。全词如下:
太华垂旒,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落日红旗半卷,秋风急、牧马悲鸣。闲凭吊,兴亡满眼,衰草汉诸陵。
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早平安烽火,不到西京。自古王公设险,终难恃、带砺之形。何年月,铲平斥堠,如掌看春耕。
注释:
- 太华: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是中国五岳之一。
- 垂旒:古代帝王头戴冕旒,用以显示威严。
- 黄河:指中国的母亲河,源出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注入渤海。
- 咸:这里指潼关附近地区。
- 秦:指秦国,即现在的陕西和河南的一部分。
- 百二重城:意思是说潼关是易守难攻的城池。
- 危楼千尺:描述高耸入云的楼阁。
- 刁斗:古时候军中用来报更的器具。
- 落日红旗半卷:形容战乱后的景象。
- 牧马悲鸣:指战乱中放牧的马匹因恐惧而发出哀鸣。
- 泥丸封未得:比喻国家尚未稳固。
- 渔阳:古地名,在今河北省天津市蓟州区一带。
- 鼙鼓:古代军用打击乐器。
- 华清:唐代温泉名。
- 西京:指长安(今西安市),当时为唐朝都城。
- 王公:指有地位或权势的人。
- 带砺:磨刀石上的磨痕,比喻坚定不移的意志。这里用来比喻国家的坚固。
- 月:指时间,这里用来表示时间的长远。
- 春耕:指春天开始耕种,这里暗示着和平安宁的生活即将到来。
-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潼关的壮丽景色和战争带来的创伤,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关心和担忧。他用“泥丸封未得”来比喻国家尚未稳定,用“渔阳鼙鼓”来象征战争的紧张和不安。最后,他希望国家能够像春天的农耕一样,迎来和平与繁荣。整首词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关注,体现了苏东坡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