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竹声中,又逢汉腊,喧传寤祭。桦烛两行,椒浆一斝,浅醉神应善。凭虚驰骤,云车风马,说上九天言事。奏迎送,短长弦曲,余音绕梁飞起。
此风溯自,黄羊托始,俗尚沿今犹尔。荔捻粉团,脯融豆乳,表敬随人意。吉蠲致祷,也都不是,浪学王孙私媚。但只愿,乞来利市,普分余惠。
永遇乐 · 饯灶
裂竹声中,又逢汉腊,喧传寤祭。桦烛两行,椒浆一斝,浅醉神应善。凭虚驰骤,云车风马,说上九天言事。奏迎送,短长弦曲,余音绕梁飞起。
此风溯自,黄羊托始,俗尚沿今犹尔。荔捻粉团,脯融豆乳,表敬随人意。吉蠲致祷,也都不是,浪学王孙私媚。但只愿,乞来利市,普分余惠。
【注释】
①永遇乐:词牌名。唐宋时多用为节序词,如柳永《永遇乐·重过楚宫》、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②汉腊:指农历十二月。
③寤祭:祭祀天地和祖先的祭礼。
④桦烛:用桦木制成的蜡烛。
⑤椒浆:椒酒。
⑥短长弦曲:长短不同的音乐曲子。
⑦黄羊:传说中的一种神兽。
⑧吉蠲:吉庆免除。
赏析:
这是一首以送别为主调的词作,全词写送别场景,通过描绘宴会上的热闹气氛,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
上片开头三句,描绘了宴会上热闹非凡的场景。“裂竹声中”,意味着宴会已经开始,宾客们纷纷到来;“汉腊”即农历十二月,是传统的祭祀节日;“喧传寤祭”,说明大家正在举行祭祀天地和祖先的祭礼。
接下来六句,描写宴会上人们欢聚一堂的情景。“桦烛两行”,意味着宴会上的蜡烛摆放得整整齐齐,照亮了整个房间;“椒浆一斝”,指的是酒杯里盛满了椒酒;“浅醉神应善”,表示宾客们虽然略有些醉意,但是精神状态仍然很好;“凭虚驰骤”,“云车风马”,则描绘了宴会上人们欢快地奔跑嬉戏的情景。
下片开头五句,从侧面烘托出宴会的气氛热烈。“奏迎送”,意味着宴会上有歌舞表演;“短长弦曲”,指的是各种不同长度的音乐曲子;“余音绕梁飞起”,则形容这些音乐美妙动听,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接着五句,作者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人们欢聚一堂的场景。“此风溯自”,意为这种风俗一直流传下来;“黄羊托始”,指的是这种风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传说中的神兽黄羊;“俗尚沿今犹尔”,意味着这种风俗在现代社会仍然被广泛传承;“荔捻粉团”,“脯融豆乳”,则描绘了人们在宴会上品尝美食的情景;“表敬随人意”,则表示宾客们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食物。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祝福和期待。“吉蠲致祷”,意为希望友人在旅途中平安顺利;“也都不是”,则表示这种祝福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乞来利市”,指的是祈求神明保佑自己能够获得好运和利益;“普分余惠”,则是表达自己愿意将这份好运和利益分享给所有关心和支持自己的人。
整首词通过对宴席上欢聚一堂的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热闹而又温馨的画面。同时,词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