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门初地,便有西来意。水色澄鲜、山色翠,行脚病僧一二。
小桥流水潺湲,仰观树杪飞泉。试问鼎湖湖水,长流流到何年?

诗句如下:

清平乐·游鼎湖山

山门初地,便有西来意。
水色澄鲜、山色翠,行脚病僧一二。
小桥流水潺湲,仰观树杪飞泉。
试问鼎湖湖水,长流流到何年?

接下来为您提供关于《清平乐·游鼎湖山》这首诗的赏析:

  1. 作者介绍:许南英,字子蕴,号蕴白、允白,自号窥园主人、留发头陀、龙马书生、毗舍耶客、春江冷宦。他是清末近现代初的重要词人之一。

  2. 诗句释义

  • “山门初地,便有西来意。”:山门刚开始建立,就能感受到一种西方的气息或精神。
  • “水色澄鲜、山色翠,行脚病僧一二。”:这里的“澄鲜”和“翠”形容水质清澈且颜色鲜艳,而“行脚病僧”则可能指那些四处漂泊、寻求解脱的僧人。
  • “小桥流水潺湲,仰观树杪飞泉。”:小桥下流水潺潺,抬头看到树枝上瀑布飞流直下。
  • “试问鼎湖湖水,长流流到何年?”:试探着询问鼎湖湖的水是否永远流动,这可能象征着生命的连续性或永恒的追求。
  1. 关键词注释:《清平乐》是宋代刘敞的词牌名,属于“大石调”。这种曲调通常用于表达深沉的情感和宏大的主题。

  2. 整体赏析

  • 《清平乐·游鼎湖山》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水的自然美和诗人内心的感受。
  • 整首词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永恒意义的探索。
  • 这首词也体现了许南英作为文人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造诣,使得这首词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许南英的这首《清平乐·游鼎湖山》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这首词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还表达了他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