麾不江分,遮仍尘起,到今谁更珍重。回首离亭,一握记劳题送。痛汉苑、宝箧都捐,枉宋殿、草书曾讽。摇动。料乘鸾仙子,也惊春梦。
已作江南骨董。等顾绣谈笺,坐乖时用。素月流天,剩有圆灵还共。尽从此、香被蟫销,端不许、墨遭蝇弄。清供。怆云飞叶下,那年传诵。
【注释】
月华清:指月夜下的清风,这里指作者在清风中吹写的诗。
麾不江分:挥笔不受江边风的侵扰。
遮仍尘起:挡住了仍然扬起的尘土。
到今谁更珍重:到现在还有谁珍惜它呢?
汉苑、宋殿:指汉代的宫苑和宋代的宫殿。
宝箧、草书:指汉武帝的《宝匣赋》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是书法名作。
摇动:形容诗写得飘逸灵动。
江南骨董:比喻这首诗。
顾绣谈笺:顾绣是晋代人顾恺之的绘画,他画人物时常常先用彩色画在绢上,然后剪下再绣在绢上,所以称“顾绣”。这里借指精美的书画。
坐乖时用:意思是说这些书画已经失去了它们应有的价值,不再适合时代的需求。
素月流天:洁白的月光洒满了天空。
蟫销:被蠹虫蛀食。
墨遭蝇弄:被苍蝇叮咬。
云飞叶下:像云朵一样的落叶飘落下来。
这年传诵:指这首诗曾在当年广为流传。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慨。首句写诗人在清风中挥毫,不使江边的风干扰,表现了诗人的专注。次句以“遮”字领起,说明有东西挡住了去路,接着便点出了阻挡者——尘埃。“尘”在这里既是实写,又是象征。从字面上看,是灰尘飞扬;而从意义上看,则是暗指当时社会上的黑暗势力,如权贵们的威势等等。“尘起”与“谁更珍重”之间,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第三句“回首离亭”,表明诗人在离开京城的时候,曾经题赠过一首诗。但此时一别多年,物是人非,不禁令人感慨万千。“一握记劳题送”,既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第四句“痛汉苑、宝匣都捐”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辉煌文化遗迹的惋惜之情,同时又暗喻着自己身处异域,不能报效国家,只能空怀壮志而无所作为的痛苦心情。“枉宋殿、草书曾讽”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这种痛苦和无奈之情。“草书”指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枉”,是白白浪费的意思。“讽”,是朗诵、吟咏的意思。“枉宋殿、草书曾讽”,即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虽然被当作书法名作,但是在当时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诗人发出了“枉”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最后两句“摇动。料乘鸾仙子,也惊春梦”一句,是说如果那些被人们珍爱的书画能够像仙女乘着彩鸾一样飞翔的话,那么它们一定会因为看到自己的主人(诗人)而感到惊讶吧?这里的“摇动”,既是指诗作飘逸灵动的特点,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焦虑。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曾经被他题赠过的文人雅士们的思念之情。“春梦”一词则既指春天的美丽景色,又暗指诗人的梦境。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怀念、对自己遭遇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