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江山,五原沙草,曾昔日经行处。记维扬、佳胜又北扈。汾水秋风箫鼓。廿年春梦散,空赢得、满襟泪雨。何堪湘上,庭树烟蔼,愁人对诉。
听数。七十七龄,踏遍软红尘土。载月吴船,嘶风并马,旧游无侣。惟有酣酒兴在,犹足千斛■。天涯还怅望,莫问将军射虎。

丁香结

六代江山,五原沙草,曾昔日经行处。记维扬、佳胜又北扈。汾水秋风箫鼓。廿年春梦散,空赢得、满襟泪雨。何堪湘上,庭树烟蔼,愁人对诉。

听数。七十七龄,踏遍软红尘土。载月吴船,嘶风并马,旧游无侣。惟有酣酒兴在,犹足千斛■。天涯还怅望,莫问将军射虎。

【注释】

①《红楼梦》第五回中“六代”指贾宝玉家从高祖至其祖的六代人;“五原沙草”指贾宝玉家自高祖起五代而亡;“记维扬、佳胜又北扈”是说贾宝玉家自高祖起五代而亡后,由贾演迁居到扬州,再由贾演迁居到北扈,贾演死后,由贾政迁居到南京。“汾水秋风萧鼓”,是说贾演死后,由贾母迁居到太原汾水之畔;“廿年春梦散,空赢得、满襟泪雨”是说贾政死后,由贾母迁居到北京西郊的玉泉山;“湘上”指贾府最后迁居到北京西郊的玉泉山。“庭树烟蔼”指贾府最后迁居到北京西郊玉泉山后,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贾府大观园里的爱情悲剧。②“七十七龄”指贾政七十三岁时,因贾宝玉失火被烧死;“软红尘土”指贾宝玉家最后的归宿是葬在大观园的西北角,即现在北京西城区的万寿寺。③“载月吴船,嘶风并马”指贾政死后,由贾母迁居到北京西郊玉泉山,贾母携贾宝玉和王夫人等人乘船前往;“旧游无侣”指贾宝玉和林黛玉等在玉泉山时无伴同行。④“惟有酣酒兴在,犹足千斛■”指贾政死后,贾母携贾宝玉和王夫人等人迁居到北京西郊玉泉山,贾母携贾宝玉和王夫人等人饮酒作乐以解寂寞。⑤“天涯还怅望,莫问将军射虎”是说贾宝玉对贾政的遗愿感到惆怅,不要学那古代的将军射虎(指赵武灵王)那样的英雄人物。

赏析:

这是一首词牌名《浪淘沙令》的词。全词抒发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开头两句“六代江山,五原沙草,曾昔日经行处。记维扬、佳胜又北扈。”写贾宝玉家从高祖起五代而亡后,从高祖起五代而亡后,由贾演迁居到扬州,再由贾演迁居到北扈,贾演死后,由贾政迁居到南京。这几句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记维扬佳胜又北扈”是说贾演死后,由贾母迁居到扬州,再由贾演迁居到北扈,贾演死后,由贾政迁居到南京。“维扬”是指扬州,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佳胜”则形容那里的风光优美迷人,“又北扈”是说贾演死后,由贾母迁居到南京。“汾水秋风箫鼓”是说贾演死后,由贾母迁居到太原汾水之畔;“廿年春梦散,空赢得、满襟泪雨。”是说贾政死后,由贾母迁居到北京西郊的玉泉山;“湘上”指贾府最后迁居到北京西郊的玉泉山后,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贾府大观园里的爱情悲剧。“庭树烟蔼”指贾府最后迁居到北京西郊玉泉山后,贾宝玉和林黛玉等无伴同行。“惟有酣酒兴在,犹足千斛■”是说贾政死后,贾母携贾宝玉和王夫人等人饮酒作乐以解寂寞,“旧游无侣”指贾宝玉和林黛玉等在玉泉山时无伴同行,这几句是说作者思念故人的心情非常痛苦。

过片“听数。七十七龄,踏遍软红尘土。”是说贾政死了以后,贾母携贾宝玉和王夫人等人饮酒作乐以解寂寞,“惟有酣酒兴在,犹足千斛■。”是说贾政死后,贾母携贾宝玉和王夫人等人饮酒作乐以解寂寞,“旧游无侣”指贾宝玉和林黛玉等在玉泉山时无伴同行。这几句是回忆往事,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人的心情非常痛苦。“天涯还怅望,莫问将军射虎。”是说故人的遗愿让作者感到惆怅,不要像古代的将军那样射虎,而是应该珍惜眼前的时光。

这首词通过回忆往事来表达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