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城郭,问风吹雨打,康山何处。七子才名高海岳,援手庆阳论锢。拚弃人闲,醉眠花底,供养多丰嫭。也应黄榜,库储三百腰鼓。
莫道天上飘零,京华冠盖,省识朝来露。七十长安头白妓,犹按康王词谱。试与凭栏,周旋嵇阮,谁是黄垆伍。石台尊酒,杯杯浇武功土。
【注释】:
⑴绿杨城郭:绿杨柳掩映着的京城。绿杨:指杨柳。
⑵问风吹雨打:风雨无情地吹打着,仿佛在询问。
⑶七子才名高海岳:有七个儿子才名很高,如同泰山一般。七子:杜甫有七子之说,即杜审言、杜审规、杜审言、杜审规、杜审言之子、杜审规之子等七人。
⑷援手庆阳论锢:帮助庆阳人解除了狱中之苦。庆阳:唐庆州刺史治所在,今陕西吴起县。
⑸拚弃人闲:把闲暇时间都抛掉了。拚(pán):舍弃的意思。
⑹供养多丰嫭(wēi):供奉的美女很多。供养:供奉。嫭:同“姝”。
⑺黄榜:黄色的榜单。
⑻库储三百腰鼓:仓库中贮藏了三百六十个腰鼓。
⑼京华冠盖:京城中的达官贵人。
⑽朝来露:早晨的露水。
⑾七十长安头白妓:七十岁的长安城中的歌女们依然能唱康王词谱。长安:古都名,今西安。康王:唐太宗李世民年号为贞观,时人称其为贞观天子或康王。
⑿试与凭栏:试着登上栏杆。
⒀谁是谁伍:谁是黄垆伍?黄垆是指商鞅被车裂处,这里比喻狱中之地。伍:通“舞”,指刑场。
【赏析】:
《答李十二白》组诗共有七首,是杜甫于天宝四载(745)至天宝五载(746),在长安应试时作的一组诗,当时诗人二十岁,李白二十六岁。这是组诗的第一首,也是第一篇。《新唐书·文苑传上》记载:杜甫“甫见几上食,呼曰:‘意者吾祖化及乎?不然,何饥而如此?’”这首诗即是杜甫对这位“饥”的兄长的劝解和安慰之作。
“绿杨城郭,问风吹雨打,康山何处。”这四句是写景。绿杨城的杨柳如烟,风吹雨打之中,不知康山在哪里。“问风吹雨”是说风和雨都在不停地吹打着,它们好像在询问:“康山到底在哪里呢?”这四句写出了诗人急切想知道“康山”位置的心情。
“七子才名高海岳,援手庆阳论锢。”这两句写人物。杜甫有七个儿子,其中三个很有才名,他们如同泰山一样高耸入云,杜甫曾帮助庆阳人解除了狱中之苦。
“拚弃人闲,醉眠花底,供养多丰嫭。”“拚”的意思是“舍”,把闲暇都抛弃了,醉卧在花底下养精蓄锐。“供养”就是供奉的意思,这里的“丰嫭”是指美人。
“也应黄榜,库储三百腰鼓。”这两句写事情的经过。因为杜甫的才华出众,所以朝廷要录取他到翰林院做官,并且还要赏赐给他三百个腰鼓作为礼物。
“莫道天上飘零,京华冠盖,省识朝来露。”“莫道”意思是不要说,不要把话说绝了。杜甫虽然被贬到天涯海角,但是京城中的那些大官贵人还不认识他呢。
“七十长安头白妓,犹按康王词谱。”这两句是写人物。到了七十岁的时候,还在长安歌台上演唱着康王的歌词。
“试与凭栏,周旋嵇阮,谁是黄垆伍。”最后两句写自己的抱负。诗人想与这些达官贵人一起饮酒作乐,周旋在酒筵之中,但是又有谁能像黄垆伍那样,以死明志?
此诗通过写杜甫被贬谪的经历,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和对前途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