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淡淡,柳依依。黄鹂声里落花时。暮雨纱窗人寂寞。
愁无托。万里相思重叠叠。
【注释】
南乡子·怀远:词牌名。
淡淡:淡淡的春色,指春天的景色。
依依:柔嫩的样子。
黄鹂(lí):一种鸟。
纱窗:用竹篾编织而成的窗户。
愁无托:没有可以寄托的愁绪。
万:数以万计、无数。
重叠叠:形容愁绪深重。
【赏析】
《南乡子·怀远》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暮春时节的闺中情景,下片写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无限情意。全词语言浅近,情感真挚,意境幽美,富有韵味。
春淡淡,柳依依。黄鹂声里落花时。暮雨纱窗人寂寞。
愁无托。万里相思重叠叠。
【注释】
南乡子·怀远:词牌名。
淡淡:淡淡的春色,指春天的景色。
依依:柔嫩的样子。
黄鹂(lí):一种鸟。
纱窗:用竹篾编织而成的窗户。
愁无托:没有可以寄托的愁绪。
万:数以万计、无数。
重叠叠:形容愁绪深重。
【赏析】
《南乡子·怀远》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暮春时节的闺中情景,下片写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无限情意。全词语言浅近,情感真挚,意境幽美,富有韵味。
【译文】 长相思,惆怅别离。月上梧桐夜色迟。秋风起,白云飞。有客长作客,曰归竟不归。音书久断绝,羽翼长差池。 注释: 1. 长相思:一种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形式。 2. 怅(chàng)别离:因离别而感到惆怅、悲伤。 3. 月上梧桐:月亮爬上了梧桐树,形容夜深人静的景象。 4. 夜色迟:夜晚降临得较晚。 5. 秋风起:秋风开始吹拂。 6. 白云飞:云朵在天空中飘动。 7. 有客长作客
【注释】: 莺啼:黄莺啼叫。清平乐:词牌名。 春仲:春季的中间时期。 画阁:指精美的楼阁。人初起:美人刚起床。 帘外桃花娇欲语:形容桃花美丽娇艳,好像要说话一样。娇:美好、可爱。欲语:好像要说话的样子。 正及清明时矣:正好赶上清明时节。 含愁:心中忧愁。静掩金闺:静静地关闭着华丽的内室。含愁:内心忧郁。金闺:华丽的内室。 开奁(lián):打开梳妆匣子。独整罗衣:独自整理衣裳。 漫举:随意地提起
【注释】 长相思:即“长相相思”,是古时歌女在宴会时所唱的相思曲调。 怀远:思念远方的人。 雨声声:雨点淅淅沥沥不停地落下。 雨涨溪头溪水深:雨水涨满了小溪,水流湍急而深。 绿柳阴:指春天里新长的柳条。 春色:春天的景色。 寒:冷。 夜阑:晚上到了深夜。 倚:靠着。 东风:春风。 雁影:大雁飞行时留下的影子。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表达了一位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怀念。全诗以雨声、溪水、柳树
【注释】 梅叶:指梅花的叶子。桃花明:指桃花开得明亮鲜艳。扁舟:指船。君欲行:你要走了。几含情:你多次含着情感。愁深不日不月:愁闷的心情,像日月一样长不了。春寒乍雨乍晴:春天的气候,时而和风细雨,时而阳光明媚。南北东西:指四处、各地。 【赏析】 这首小令写离情别绪,语言自然朴素,感情真挚感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两度出使西洋,归国时带回了许多异国花卉,其中最名贵的花有牡丹、芍药、兰花
注释: 1. 别日苦促会日稀,云山阻隔雁飞飞。 - "别日":离别的日子。 - "苦促":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会日稀":相聚的时间很少。 - "云山":形容高山和深水。 - "雁飞飞":大雁南飞。 2. 怀君永夜漫凄其,憔悴兰房怅别离。 - "怀君":想念你。 - "永夜":漫长的夜晚。 - "憔悴":形容人消瘦、疲惫。 - "兰房":用兰花装饰的房室。 3. 妾只含情独掩扉
【注释】 ①长相思:即《长别离》;“思”是思念的意思。 ②潸潸(shān):流泪的样子。 ③芙蓉:荷花的别名。落尽:凋谢,枯死。秋兰:即秋菊。 ④深水:指高高的山。 ⑤鸿雁:指大雁。度,渡,飞越。 ⑥鲤鱼:指鲤鱼。《庄子.外物》:“燕之室,鼠五能在焉。”又:“河伯见海神,自谓在大泽中,畏风浪而却,不能前进,及见北海若在海中,曰:‘吾羞见之’,南面称道,则不称其名。”此句意谓:大雁能飞过重重高山
【注释】 芳树:美丽的树木。芳,香气。 参差:不齐。 争上枝:争相飞上树枝。 开落:开花或凋谢。 不堪:不能忍受。 人事改:指世事变化多端。 岁寒期:比喻坚贞的节操。 【译文】 庭院前有一株美丽芬芳的大树,它枝叶交错参差错落,春天来了鸟儿欢叫,纷纷飞上它的枝头。 花开花落,人世间的事情总是变幻莫测,但那青松却是年复一年始终如一地傲立霜雪,不受岁月更迭的影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 虞美人·春感:春天来了又过去了,当它正处在仲春时节。往事就像春天的梦境一样,随着时光流逝已经烟消云散。我不禁想起那无情的柳树在江边系着我的思念。江头流去的流水,不知流向何方。 吴宫楚馆今谁在:吴地和楚国的官署如今还有人居住吗?吴国被灭于公元前473年,楚国被灭于公元前223年,这两个国家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 叹息年华改:感叹岁月如梭,时光荏苒。 一朝风雨暗芳洲:忽然间,一场暴雨袭来
【解析】 此词是作者于南宋乾道八年春(1172)在成都作。“玉人”句,言女子如美人,在风雨散后悄然出现坐在杨树旁边。“声声杜宇”,指杜鹃鸟的啼叫声;“春归将半”,意谓春天即将过半;“溪头桃李花正烂”,指桃花盛开、李花怒放的景色;“多少闲愁无心看”,言自己因心有闲愁而无心观赏这些美景:(4) “腹里车轮,辗转不断”,意谓自己的心事像车一样不停地转着,无法停歇。这四句是全词的上片,从写景到抒情
注释: 临江仙·同查氏姊、张氏妹止溪春游 雨过芳洲春风暮,渐看芍药花稠。姊娣相携泛小舟。一天晴日丽,满径乱香浮。 芭蕉古巷竹林幽,止溪溪水悠悠。烹茶煮笋任淹留。便是桃源路,追随惬胜游。 译文: 雨后芳洲上的春天,春风已经过去,渐渐可以看到芍药花盛开了。姐妹们一起泛舟游玩。一天晴朗的日子美丽,满地的香味飘浮。 在古老的巷子中,竹子和芭蕉树显得格外幽深,止溪的水悠悠流淌。煮茶、煮竹笋,任其停留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名为《南乡子·新浴》。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南乡子 新浴 皓腕约金环。艳质生香浸玉盘。曲曲屏山灯近远,偷看。一树梨花露未干。 扶起骨珊珊。裙衩风来怯是单。背立梧桐贪避影,更阑。月转回廊半臂寒。 注释与赏析: 1. 皓腕约金环:指女子手腕上佩戴着金制的手镯,显得白皙而纤细。 2. 艳质生香浸玉盘:形容女子肌肤娇嫩,香气四溢,如同美玉盘中的珍品一般珍贵。 3
这首诗是一首咏花词,以牡丹头为题,通过描写牡丹的高贵和美丽,表达了对生活美好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 南乡子 新浴 牡丹头 高耸翠云寒。 时世新妆唤牡丹。岂是玉楼春宴罢,金盘。 头上花枝斗合欢。 着意画烟鬟。 用尽玄都墨几丸。 不信洛阳千万种,争看。 魏紫姚黄总一般。 注释: 1. “高耸翠云寒”:描述牡丹的高耸和翠绿色的叶片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2. “时世新妆唤牡丹”:描绘了在这个时代中
【译文】 新洗过的衣服,用玉尺剪裁,工巧无比;颜色鲜艳,图案精致,巧妙的缝制。 衣服的深浅搭配得恰到好处,就像那纤手绽开的花蕾,层层叠叠。 衣领微微翘起,仿佛在敲击金虫,透出肌肤的香气,宝袜松松地垂着。 袖子上茜色点点,如同乌鸦的羽毛,半垂下来,显得淡雅从容。 百折细腰罗裙轻轻摆动,细细的风拂过,犹如轻风徐来,令人陶醉。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 新浴:刚洗过澡。 春衣
南乡子·和远山思亲 滴滴数更筹,雨打芭蕉声未收。遥忆尊亲思觌面,悠悠。万叠云山万叠愁。赖有凤凰俦,魂绕庭闱悔远游。舞彩班舆知甚日,堪忧。白发龙钟独倚楼。 注释: 滴滴数更筹,雨打芭蕉声未收。遥忆尊亲思觌面,悠悠。万叠云山万叠愁。 译文: 时间滴滴答答地数着更筹,雨点不停地打在芭蕉上发出声音但并未停止。我怀念着远方的亲人,思绪万千。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峰,仿佛堆满了无数的忧愁。 赖有凤凰俦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南乡子”是词牌名,此词为小令;下片首句“沙鸥逐”三字,既点明舟行江上,又写出了船尾随行的沙鸥
【解析】 “南乡子·蓬松果”是一首描写梧桐的词。上片以井上梧桐起兴,写梧桐树形之“蓬松”;下片借鸳鸯比喻人的感情,说人的感情之丰富并非多情所致。此词意境优美,语言流畅。 【答案】 ①首句“一树蓬松”。蓬松,指树木的枝叶茂密而略显凌乱的样子。 ②“身如井上两梧桐”,意思是说树上的梧桐树枝干挺拔,枝繁叶茂,犹如两棵并排而立的梧桐树。 ③“雄树生花雌结子”,意思是说在梧桐树上,雄树开花结果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小庭花”、“玉京瑶华”等。此调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 幽菊艳重阳,心吐丹丝瓣卷黄,一朵芙蓉相伴冷,禁霜。露湿无眠爱夜长,梅花萼又吹香,梦里偏宜浅淡妆,儿女小同山喜鹊,双双月下啾嘈绕洞房。 注释: - 幽菊:指菊花。 - 艳:美丽。 - 重阳:指重阳节,即九月初九的节日。 - 心吐:内心流露出来。 - 丹丝:红色的丝线。 - 瓣卷黄:花瓣卷曲呈现出黄色。 -
南乡子二首其一 个个香囊,中多叶叶叠鸳鸯。 咸水槟榔那少汁?樱唇湿,纵传胭脂唇不入。 注释:每只香囊里都有一对鸳鸯形状的叶子,里面装着咸水槟榔,汁液不多,即使涂抹在嘴唇上,也感觉不到胭脂的效果。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女子的词曲,通过描绘女子的唇妆和香囊,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风情
注释:用香螺装满酒杯,洁白的椰子心小而玉浆多。喝下去教他变得像醉了一样。在花丛中睡觉,却笑着槟榔没有酒味。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饮酒作乐的词,通过写酒、写花、写人,表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全词语言通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富有生活气息
【诗句】 深翠出云岩。 曲坞香多乌自删。 人似春花花似笑,朱颜。 蓦见轻烟抹远山。 文石坐班烂。 蝶影蜂声许共还。 此处关情何处梦,更阑。 明月梨梢浸碧湾。 【译文】 深深绿意从云中岩石涌出。 曲形的山坞香气四溢,黑鸦在花丛中自行飞走。 人如春天的鲜花一般美丽,花朵也似在欢笑。 不经意间看见远处山峦被轻烟覆盖。 坐在石头上,看着繁花盛开,听着蝴蝶和蜜蜂的声音。 这个地方让我想起了远方的人
注释: 1. 转应曲和日观并寄:转应曲是乐府诗名,和日观是地名。 2. 归燕:指归来的燕子。 3. 画梁深院:装饰华丽的屋梁,深邃幽静的院落。 4. 肯寄相思玉人:愿意把相思之情寄托给思念的人。玉人,美女。 5. 杨柳依依望春:杨柳依依,春天来了,我盼望春天。 6. 杜宇声声江上:杜鹃鸟声声哀鸣,在江面上回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对爱情的渴望
三字令·春暮 翻译 随着春天的离去,海棠花盛开的季节也即将结束。正因如此,心中充满了对爱人深深的相思之情。珠帘已经卷起,寄送书信也变得迟缓。我不曾见你,只能通过脉脉的眼神来传达我的思念。 我空荡荡地怅惘地望着远方,辜负了约定的美好时光。双燕栖息在屋檐下,泥地上还残留着湿润的痕迹,画梁显得低矮。夜晚的灯光昏暗不明,细雨迷蒙中,梦似乎刚刚开始。 注释: - 春欲去: 春天将要离去。 -
月。映绮罗寒愁倚阑。佳人怨,相思隔万山。 此诗出自清代诗人葛宜之手,其《十六字令·无题》的原文如下: 月。映绮罗寒愁倚阑。佳人怨,相思隔万山。 赏析: 这首诗以“月”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寂静而深远的夜景。月光下,女子倚着阑干,流露出深深的忧愁和孤独。她的美丽如同华丽的绮罗,在寒冷的夜色中显得更加凄凉。女子因相思而怨恨,这种情感被无尽的思念所隔。诗中的“佳人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思想情感的理解及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的意思,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微雨初消残夏。”是说夏天的暑热已经消退了,微雨也停止了,天已渐渐凉快起来,纳凉晚坐开始有了条件。“正及”二字,说明纳凉的条件已经成熟。 “荷芰一池相映绿。”是说荷花荷叶在池水中互相映衬,显得格外绿。这一句写景。 “风起,乱鸬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是名句默写,要注意“绮”的书写。另外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绮”“阑干”。 【答案】
寄书 花扑珠帘,云生烟树。倚楼望断人归路。却怜一夜雨和风,落红满地吹无数。 新燕初飞,雏鸦拂羽。有客行行千万里。欲寄尺书江水深,春来春去伤心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美景以及作者对友人的深情思念。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在艰难时期对友情的珍视与坚守,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