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香含正未笄。三年嫣笑手长携。羽衾熨处分龙脑,罗幞缝成索麝脐。
花并蒂,燕双栖。合欢犹卜紫姑乩。傍人已道成连理,惹得春山翠黛低。

【注释】

豆蔻:指少女十三四岁。含,包涵,包容。正:正是。未笄(jī):女子十五岁时束发为髻,把头发盘绕起来插在头上。嫣笑:嫣然的笑容。手长携:手拉着手。羽衾(qín):用羽毛做的被子。熨理:熨烫整理。分龙脑:分出一点龙脑香。罗幞(fǔ)缝成索麝脐:用罗制成的帽子缝成一条细线,用来裹住麝香。合欢:指夫妻或情侣。卜紫姑:占卜求得吉兆。紫姑:古代神女,传说能预示吉凶。傍人:旁人,这里指诗人自己。已道成连理:已经结为夫妇。惹得春山翠黛低:惹得春天的山峰像美人的眉毛一样低垂。

【赏析】

《鹧鸪天》是唐宋词中最常见的一种词调,又名《菩萨蛮》、《思越人》,以柳永的“雨霖铃”最为著名,但词牌名却另有多音和多种写法。这首词的标题为《鹧鸪天》,是一首写闺怨的小令。

上片起二句:“豆蔻香含正未笄(jiī),三年嫣笑手长携。”豆蔻年华的女子,还未曾到十五岁,就已经长得亭亭玉立了。她三年来总是笑容满面,拉着你的手不放。“正未笄”,即十三四岁左右。《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豆蔻梢头二月风。”孔颖达疏引汉郑玄曰:“豆蔿未盈尺,则其末有如豆之小者也。”王先谦集解引马融曰:“女子七岁而鬑,八岁生齿,十二而笄。”这里说女子十三四岁时,还未到十五岁,所以是“正”。下句说这女子三年来总是笑着拉着你的手不放。“手长携”,即牵手,表示亲密。

过片承上启下,“羽衾熨处分龙脑,罗幞(fú)缝成索麝脐。”这女子穿着一件用羽毛作里子的被子,用熨斗烫平后,从被缝里抽出一缕龙脑香。她头上戴着用罗制成的帽子,缝成了一条细小的红线,用来裹住麝香。“羽衾”、“罗幞”,都是当时妇女所用之物。龙脑:香的一种。麝脐:麝香。

过片后三句:“花并蒂,燕双栖,合欢犹卜紫姑乩(jí)。傍人已道成连理,惹得春山翠黛低。”花并蒂,并蒂莲是并生一蒂的花,这里借指并生一妻的夫妇。燕双栖,燕子双双栖息于巢中。合欢:男女交好之意,这里指夫妻或情侣。“卜紫姑”,占卜求得吉兆。紫姑是传说中的一位女性仙人,相传能预知吉凶。“傍人”,旁人,这里指诗人自己。“已道成连理:”已经结为夫妇。“惹得春山翠黛低”,惹,引起;低垂。春山,即春天的山色,这里泛指春天。“翠黛”,青色的画眉。这里比喻女子的眉毛。

这首词写的是闺怨。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描写了一个女子三年来始终拉着男子的手,两人相依为命的情景,抒发了她对男子深沉的爱恋之情。全篇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挚动人。

此词通过写女子与丈夫三年来始终相互依偎在一起,表达了对丈夫深深的怀念和爱慕之情。这种情感在古典诗词中并不罕见,但在这首词中却表现得尤为突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