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寒渡秋萧瑟。丝丝残柳摇空碧。野戍约鸥边。芦笙吹暝烟。
疏钟江寺晚。霞外弦诗远。黄叶下如潮。一峰眉翠凋。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
断桥:在浙江杭州,为西湖的一座石桥。寒渡秋萧瑟,点明时间是深秋。
丝丝残柳摇空碧,形容柳叶被风吹得摇曳多姿,仿佛飘动在空中,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野戍约鸥边,点出了这是一幅远离尘嚣、宁静的乡村景象。在这里,诗人与鸥鸟相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芦笙吹暝烟,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人们在田野上吹奏芦笙,迎接新一天到来的画面。
疏钟江寺晚,点出了这是一幅寺庙里的钟声在傍晚时分悠扬响起的场景。
霞外弦诗远,描述了一幅夕阳西下,天空中彩霞满天,而诗人则在思考远方的诗歌的情景。
黄叶下如潮,描绘了一片金黄色的落叶纷纷而下,犹如波浪一般。
一峰眉翠凋,形容了山峰之上,翠绿色的树叶已经凋零,只剩下了山峦的轮廓。
赏析:
此词以”断桥”为题,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断桥上的景色。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断桥寒渡秋萧瑟”,描绘了深秋时节,断桥上的寒意和萧瑟的秋景。这里用”断桥”作为背景,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气氛。
接下来的句子”丝丝残柳摇空碧”,进一步描绘了残柳的风姿。”丝丝”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柳条的细节,使画面更加生动;”摇空碧”则表现了柳枝随风摇曳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第三句”野戍约鸥边”,描绘了野戍附近的环境。”野戍”是指野外的哨所,”约鸥边”则暗示了诗人与鸥鸟相伴的场景。这里的”约”字,既有亲近之意,也有等待之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四句”疏钟江寺晚”,展现了寺庙里的钟声在傍晚时分悠扬响起的景象。这里的”疏钟”和”晚”都点明了时间,使画面显得更加清晰。同时,”江寺”和”夕”也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两句”霞外弦诗远”和”黄叶下如潮”,描绘了夕阳西下,天空中彩霞满天,而诗人则在思考远方的诗歌的情景。这里的”弦诗”和”黄叶”都富有诗意,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艺术的气息。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感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