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里红酥只对看。机边锦字懒催完。英台飞过玉栏杆。
鬓压花蔫春枕薄,手搓唇碎夜炉寒。偶忘日子问鸦鬟。
【注释】
镜里:指女子的妆面。红酥:指脸上的脂粉。看:指观视、观看。机:织布机,这里借指女红。锦字:织成的文字。催完:催促织完。英台:美女。玉栏杆:形容楼阁高耸入云。鬓:两鬓。压:垂。春枕薄:指春天的枕头薄。手搓唇碎夜炉寒:指冬天夜晚用火取暖,嘴唇被烤得发干,手指被冻僵。偶忘日问鸦鬟:指偶然忘记了日子。问鸦鬟:指询问梳髻的人(即理发的人)。鸦鬟:乌鸦的巢,这里借指理发人。
【译文】
女子对着镜子,只看着脂粉搽过的脸庞;坐在织布机旁,懒得把锦字织完。美丽的女子飞越玉栏杆。
她的两鬓下垂着,像花朵蔫了一样;她把手指搓破,在夜里取暖,感到嘴唇也冻得发干。
偶然忘了日子,就问那理发的老鸦。
【赏析】
这首词描写闺中少妇思念远行丈夫的情状。开头两句写妻子对着铜镜自怜自爱;三、四句点出少妇所思之人,是位“才貌双全”的美男子;五、六句写美妻对美男子的思念之深,以致于夜深时还把手指搓到冻裂;最后一句写妻子突然想到,自己竟然忘记丈夫外出的日子,于是急忙向理发铺里的老鸦打听丈夫什么时候回家来。全词语言通俗而形象生动。
上阕起头二句,“红酥”、“锦字”,一语双关,既见女子容颜娇艳如花,又暗示女子有文采,会女红。“锦”字谐音“衿”,指代衣襟。“锦字”则借指书信。“懒催完”,意谓女红之事懒得去做,这正说明女子心中惦记着远方的情人。“英台”,古琴曲名,又名《游园惊梦》,《汉宫秋》,相传为汉代焦仲卿与刘兰芝夫妇二人所作。后因用以比喻夫妻分离。“玉栏杆”,指高楼。“飞过”,犹言“路过”。
下阕起头两句,以“飞过”暗含离别之意。“鬓”指妇女的两侧头发。“花蔫”,形容头发因久不梳理而蓬乱不堪。“春枕薄”,指春天的枕头薄软。“手搓唇碎夜炉寒”,写冬夜里,少妇用火取暖,口唇被烧得发干,手指被冻僵。“问鸦鬟”,指向理发匠询问。“问”,通“讯”,消息的意思。“鸦鬟”指女子盘在头顶的发髻。“偶忘日子”,意谓偶尔忘记了日子。“日”,通“日子”。
此词虽为一首闺怨之作,但全篇并不显得低沉哀婉,而是以轻快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少女对远行人的深情。
名家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诗人袁世硕:本篇词风轻快,表现了一个少妇对远行者的深切思念,其手法纯熟,风格优美,读来别有一种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