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笔床香一瓣,轻笼檀晕凄迷。怜花书遍懊侬题。伶俜花外立,横影上春衣。
向晚琼奁妆半懒,嫩凉障袖风低。送春特到绿窗西。多情留月住,疏柳夜乌啼。

【诗句释义】:

我还记得,笔床旁边那朵香一瓣的花,它轻轻笼罩着檀木的花纹,让人感到凄迷。怜惜地在花旁徘徊,一遍又一遍地写着懊恼的题词。独自站在花的旁边,斜影映照在春衣上。

到了傍晚,她半睡半醒,用精美的琼妆打扮自己,袖子被风轻轻地遮挡着。送走春天的时候,特意来到绿窗的西边。月光留恋着,疏柳上乌鹊的叫声也显得凄凉。

【译文】:

我还记得,笔床旁边那朵香一瓣的花,它轻轻笼罩着檀木的花纹,让人感到凄迷。怜惜地在花旁徘徊,一遍又一遍地写着懊恼的题词。独自站在花的旁边,斜影映照在春衣上。

到了傍晚,她半睡半醒,用精美的琼妆打扮自己,袖子被风轻轻地遮挡着。送走春天的时候,特意来到绿窗的西边。月光留恋着,疏柳上乌鹊的叫声也显得凄凉。

【赏析】:

本篇为闺情之诗,写一位女子对春天的依恋之情。

首句“记得笔床香一瓣”起兴。笔床是女子常用的一种文房用具,上面铺一层香粉,用来磨墨或研朱砂。这一句点明题旨,表明这位女子与文人雅士有着特殊的交往,她不仅爱读书、爱写字,而且善于欣赏书画,懂得艺术,因此,她特别珍惜书房里的那盆香荷包,并时常怀念那位为她题词的友人。

次句“轻笼檀晕凄迷”,描绘书房中的情景。这句紧承前句而来,以“轻笼檀晕”四字,写出了书房中的香荷包所处的位置和姿态。接着用“凄迷”二字,写出了书房中的气氛和这位女子此时的心境。她之所以感到凄凉迷离,是因为她思念着那位给她题词的人。

三、四句“伶俜花外立,横影上春衣。”描绘的是这位女子在书房外的花园里独自赏花的情景。这句紧承前两句而来,从空间方面来表现这位女子的心情。“伶俜”二字写出了这位女子孤独寂寞的样子;“横影”二字既写出了她的影子在身上的位置,又表现出她此时的心情。

五、六句“向晚琼奁妆半懒,嫩凉障袖风低。”描绘的是这位女子在花园里整理梳妆的情景。这里,作者通过描写这位女子整理梳妆时的动作和周围的环境,进一步表现了这位女子的心情。“向晚”二字表明时间已近黄昏;“琼奁”是女子梳妆用的盒子;“嫩凉”指春风微凉;“障袖”是手绢,这里用来挡住衣袖,防止风吹。

最后两句“送春特到绿窗西。多情留月住,疏柳夜乌啼。”这是写这位女子在送别春天时的情景。这里,“送春”二字表明时间已近春天的最后一天。“绿窗西”指西面的绿窗户。“月住”是月亮停留在树上的意思;“疏柳夜乌啼”则是说夜幕降临后,月亮高挂在树梢上,而乌鸦却在树上鸣叫。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女子的关切和同情。

此诗以香荷包起兴,通过描写书房中的情景,表现了女子孤独寂寞的心情;接着又通过描写女子在花园里的情景,表现了女子对春天的依恋之情;最后又通过描写送别春天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女子的关切和同情。全诗构思巧妙,层次分明,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