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认杭襟痕旧涴。记曾侧帽簪花朵。悟彻浮生蛾赴火。都尝过。咸酸味海教人堕。
春去园林筵罢坐。闭门领略闲功课。灯影娟娟花可可。千万颗。檐珠的砾茅龙唾。
【诗句释义】
细认杭江水痕旧有污浊。曾侧帽簪花为谁?悟彻浮生蛾赴火都曾尝过。咸酸味海教人堕。
春去园林筵席散坐。闭门领略闲功课。灯影娟娟花可可。千万颗。檐珠的砾茅龙唾。
【译文】
细看江水带回家的痕迹,曾经侧着帽子插戴花朵。领悟到人生像飞蛾扑火一样短暂。经历过各种味道的人生就像大海一样让人沉沦。
春天过去之后,园林里的宴会结束后独自坐下。关门独处时开始体会闲情逸致。灯光映照下,花儿摇曳如美人轻笑,千万朵花儿在夜空中闪烁。雨打窗棂的声音,仿佛是雨水击打着瓦片,屋檐上滴落的雨水声如同龙吐唾沫。
【赏析】
《渔家傲·细认杭襟痕旧涴》是一首写诗人游西湖后,感慨万千而作。
词开篇“细认杭江水痕旧”,点明作者游踪及时间,也交代了此行的原因,即因“旧”而“细认”。首句点明地点,“杭江”指代杭州,因为杭州西湖一带的景色最为迷人,所以作者选择此地游玩。同时,“细认”一词还表明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珍视和怀念之情。
接下来一句“记曾侧帽簪花朵”,描绘出了作者游西湖时的一幕:当时正值春季,万物复苏,百花齐放,而作者正站在湖边欣赏这美丽的景象。他不仅观赏着眼前的美景,还在思考着人生的无常和短暂,因此他选择了侧着头戴上花作为标志,表示自己已经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无法自拔了。这句既写出了当时的环境氛围,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接下来的两句“悟彻浮生娥赴火都尝过。咸酸味海教人堕”,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悟。诗人认为人生如同蛾扑火般短暂,经历了种种滋味之后最终难免陷入困境或毁灭的命运之中。这种观点既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他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哀伤。
最后两句“春去园林筵罢坐。闭门领略闲功课”,则描绘出诗人在离开西湖后的孤独与寂寞。他独自坐在家中,关上门窗享受着宁静的时光,开始了一段悠闲的阅读和写作。这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又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整首词通过描绘作者游西湖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