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叶无声,桐阴犹湿,长空洗净尘埃。素华千里,一色澈清淮。应是嫦娥新浴,晚妆罢、海上飞来。云鬟动、轻风披拂,香雾满天街。
玉箫何处是,隔花庭院,临水楼台。怕良宵易度,着意徘徊。十二珠帘乍卷,松梢鹤梦觉还猜。问谁向、浮云深处,弦管试吹开。
满庭芳·雨后月
【注释】:
蕉叶无声:蕉叶子上没有声音,形容静寂。
桐阴犹湿:梧桐树的树荫仍然湿润着。
素华:洁白的花朵。
清淮:清澈的河流。
嫦娥新浴:嫦娥刚刚洗过澡。
晚妆罢:晚上的妆容结束。
海上飞来:好像从海上飞来的云。
云鬟(huán)动: 云发随风飘动,指头发。
轻风披拂:微风轻轻吹拂。
香雾满天街:香气弥漫在大街小巷。
玉箫何处是:何处有玉箫的声音?
隔花庭院:隔着花的庭院。
临水楼台:靠近水的楼台。
十二珠帘乍卷:十二扇门帘忽然被卷起。
松梢鹤梦觉还猜:松树上的鹤梦醒来了,还在那里疑惑不解,比喻梦境未醒。
浮云深处:在浮云的深处。
弦管试吹开:试着弹拨乐器,把音乐吹开来。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雨后月色,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蕉叶无声,桐阴犹湿,长空洗净尘埃。”这三句是词的上阕,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象:“蕉叶无声”,说明雨后的天气已经晴朗;“桐阴犹湿”写出雨后空气的清新;“长空洗净尘埃”。这里的“长空”既指天空,也借指人的胸怀,表现了作者对雨后景色的喜爱之情。
“素华千里,一色澈清淮。”这两句是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表达了一种超逸闲淡的人生态度:“素华千里”,用来形容雨后的景色美丽动人;“一色澈清淮”表明作者心境澄澈,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应是嫦娥新浴,晚妆罢、海上飞来。”这三句是词的上阕的延伸和拓展,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情感世界:“应是嫦娥新浴”,这里借用《淮南子·览冥训》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久怀而不去。经年之后,帝因求之,不可得也,而厚礼遣归,许令不失,遂吞药乘月,泛轻舟于月中矣”。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常作为月亮女神的形象出现。这里用嫦娥洗澡的典故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晚妆罢、海上飞来”中的“晚妆”是指女子晚间化妆打扮;“海上飞来”则暗示着这位女子来自遥远的海国,与作者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整句诗表达了词人对这位女子的爱慕之情。
“云鬟动、轻风披拂,香雾满天街。”这三句是词的下阕,描写了女子轻盈飘逸的身影和周围弥漫的香气。“云鬟”是古代美女头上插戴的一种装饰物,形状如云,故称。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头发柔美飘逸;“轻风披拂”则是形容女子的发丝随微风飘动;“香雾满天街”则描绘出一种朦胧美的氛围。
“玉箫何处是?隔花庭院,临水楼台。”“玉箫何处是”三句是词的下阕的最后几句,表达了词人对这位女子所处位置的好奇和探寻:“玉箫何处是?”这是词人向周围的女子询问玉箫声的来源;“隔花庭院”则暗示着这位女子就住在花丛之中;“临水楼台”则表明这位女子就居住在水边的建筑中。整句诗表达了词人对这位女子生活环境的关注和好奇。
整首词通过对雨后月色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一位女子在花丛中沐浴归来,她的发丝如同轻风吹拂一样飘逸,四周弥漫着香气。词人通过这样的画面传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神秘事物的好奇和探寻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