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欢梦里,兴亡纸上,转瞬浮生易老。生憎彩笔写凄凉,传尽个、伤心怀抱。
升沉今古,微茫身世,谁问茫茫天道。千秋第一有情人,同化了、平原蔓草。
【注释】
- 鹊桥仙:词牌名,本意是七夕节时搭成的桥。这里借指男女欢聚的场所。
- 恨赋:指柳屯田《乐章集·伤春》中的《恨赋》。
- 悲欢梦里:悲欢离合都在梦中。
- 兴亡纸上:指历史记载。
- 转瞬浮生易老:形容人的生命像短暂的一瞬。
- 生憎(厌恶)彩笔写凄凉:讨厌用彩笔描写悲哀的事物。
- 个:代词,指我或作者自己。
- 伤心怀抱:指心中充满悲伤的心事。
- 升沉今古:指古今仕途的升降。
- 微茫身世:渺茫不清的身世。
- 谁问茫茫天道:谁能知道这茫茫的天命?
- 千秋第一有情人:千年中第一个有情的人。
- 同化了、平原蔓草:与草木混为一体。
赏析:
这首词以“恨”为题,抒写了作者因文而遭忌的愤懑之情。词一开始即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人生在梦寐之间,忽喜忽忧;历史的兴衰更迭,也只表现在纸面上,那么,人的一生究竟是短暂还是永恒的呢?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于这些变化无常的事情总是持厌恶态度。这种厌世的思想,正是他因文遭忌的苦闷情绪的反映。接下来,词人由感慨人生写到对官场生涯的不平,感叹自己才高位卑,怀才不遇,于是转而发出“谁问茫茫天道”的疑问,表示出自己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反抗之意。结尾两句,作者又把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那就是要与世俗同流合污,甘于平庸,与草木同腐。全篇表达了词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未来的憧憬,抒发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