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鸳钗凤。清夜和愁共。窗外月斜寒忒重。瘦尽梨花无梦。
东风燕子朱门。年年灯影黄昏。闲却半床金线,罗衣独自温存。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段:金丽生工愁少寐,每以斜倚熏笼自况。赋此调之
- 诗意解读:金丽生经常夜不能寐,总是斜倚在熏笼旁以自我解嘲。他创作了这首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 注释:金丽生(可能指一位文人或女子),“工愁”表示对忧愁的感受深刻,“少寐”即难以入睡,“斜倚熏笼”形容一种姿态,“自况”是说用这种方式比喻自己的状态或处境。
- 译文:金丽生常因忧郁而难以入眠,时常斜靠在熏笼旁自我安慰。
第二段:枕鸳钗凤,清夜和愁共。窗外月斜寒忒重,瘦尽梨花无梦。
- 诗意解读:她(诗人)枕边放着鸳鸯和凤凰图案的枕头,夜晚与忧愁相伴。窗户外月光斜照,寒冷异常,仿佛连花都失去了生机,她甚至没有做梦。
- 注释:这里的“鸳”与“钗”指的是古代女性的头饰,常用来象征美丽与哀愁;“枕鸳钗凤”描绘了她睡前的场景;“清夜”和“愁”表明这是一个宁静而又带有忧愁的夜晚;“窗外月斜寒忒重”形容月光照进屋内,使得寒冷感倍增;“瘦尽梨花无梦”则通过“瘦尽”与“无梦”描绘出一种憔悴的状态。
- 译文:她枕边摆放着象征着美丽与哀愁的鸳和钗图案的枕头,夜晚与忧愁为伴。窗外月亮斜照,寒冷至极,好像连花朵都枯萎,她甚至没有做梦。
第三段:东风燕子朱门,年年灯影黄昏。闲却半床金线,罗衣独自温存。
- 诗意解读:燕子归来,春风拂面,朱红色的门扉映衬着温暖的灯光。她在家中闲散无事,只穿着绣有金线的衣物,独自享受这份温馨。
- 注释:“东风”指春风,“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朱门”通常代表富贵人家,这里暗示家中环境的优雅与富丽;“灯影黄昏”描绘了傍晚时分灯火辉煌的景象;“闲却”意味着放下手中的工作或家务,“金线”指精美的绣品,“罗衣独自温存”表达了一个人独享美好时光的心情。
- 译文:春风吹拂下,燕子归来,门前朱红的大门映照着温暖的灯光。她在闲暇之余,穿着绣有金线的华丽衣物,独自享受这份温馨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