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秋夜色。照翠螺六六,离思凄寂。银烛无情,如水华堂,梦魂来处偏隔。黄昏有个人难睡,问渡否、牵牛消息。最可怜、淡月蒙蒙,那角绣鞋曾立。
惆怅朱门已改,题诗都不见,尘黦纱槅。一曲春阳,舞倦弓腰,画里青娥呼出。少年射雀空憔悴,算只有、凤箫知得。忆旧游、莫似巫峰,化作彩云无际。
【注释】碧秋:深秋。翠螺:指美人的眉。六六:六次。银烛:银色蜡烛。无情:不体贴人意。华堂:华丽的厅堂。梦魂来处:梦中魂归的地方。黄昏:天色渐晚的时候。渡:渡过天河。牵牛:星名,即织女。最可怜:最令人怜惜。角:古代妇女头上插的装饰物,此处用作代称。朱门:红漆大门,借指富贵人家。尘黦(wěi):尘垢,尘土。纱槅:用纱做成的门隔,用以遮风挡雨。青娥:美女。凤箫:乐器,形似凤嘴。彩云无际:形容彩云无边无际。
【赏析】此词咏叹一个女子因思念情人而不得安睡。上阕写景与抒情结合,下阕写思妇之愁。
起首四句点出时令和环境气氛。“碧秋”二字写出了时间,“照翠螺”三句写出了环境,“银烛无情”四句写出了人物心理。“银烛”二句,写主人公在华丽的厅堂里,独自对着银色蜡烛,彻夜难眠,思绪万千。“离思凄寂”是说主人公心中所想的是自己的心上人,“银烛”二句则是说主人公对这位心上人的思念之情是多么地刻骨铭心。这里的“离思”是指自己与心上人的分别,“凄凉”则是指自己心中的孤独寂寞,所以“银烛无情”就是对自己心上人的无情的埋怨和指责。“黄昏有个人难睡”两句,意思是说到了黄昏时刻,主人公仍然难以入睡,于是便向心上人打起了“问渡”。因为心上人在天河边上,所以作者以问渡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最可怜、淡月蒙蒙”两句,意思是说他最可怜悯的是那淡淡的月光,她曾在那里站过,但如今却已经不复存在了。“淡月”指的是天上的月亮,“蒙”在这里是模糊的意思,“蒙蒙”是说月光暗淡不清的样子。“那角绣鞋曾立”一句,意思是指在那个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女人曾经站立过,她穿着绣花鞋,身姿婀娜多姿。这里的“绣鞋”,是说女子的鞋子,也可以说是她的脚;“那角”,则是说她站立的地方,可能是一座桥或者一座楼阁之类的地方,因为如果是在平地上,是不可能站得起来并且把脚放在鞋上的。
“惆怅朱门已改,题诗都不见,尘黦纱槅。”三句的意思是说,现在这所豪华的房子已经被拆掉了,那些曾经写下诗句的地方也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尘埃弥漫的灰尘窗。“惆怅”,是说心里很伤心;“朱门”,是指红色的大门,这里指的是豪华的房子;“题诗”,是写诗的意思;“尘黦”是形容灰尘飞扬的样子;“纱槅”,是形容窗户是用纱做的;“都不见”,是说那些地方全都被拆掉了;“尘黦纱槅”三句的意思是说,现在已经找不到那些曾经写下诗句的地方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尘土飞扬的场景,这些场景都是曾经的辉煌历史,但现在却都已经消失了。
“一曲春阳,舞倦弓腰”两句的意思是说,现在只能看着春天温暖的阳光下,舞者挥动着手中的长弓,身体弯曲着在表演舞蹈。这里的“春阳”是指春天的阳光,“弓腰”是说舞者的身子弓得像弓一样弯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舞者的舞蹈已经表演得很累,再也跳不起来了。这里的“一曲”是说舞者刚刚完成了一次表演,但是又马上开始了第二次表演;“弓腰”是说舞者的身体已经被压弯了,再也直不起来;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舞者的表演已经表演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最后一段了。
“画里青蛾呼出”两句的意思是说,画中的美女就像从画中走出来一样,她伸出双手想要抓住什么,但却抓不到任何东西;她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着那个人,但是她的眼神却是空洞的。这里的“青蛾”,是指画中的美女;“呼出”,是说她好像要喊出来的那样子;“画里青蛾呼出”,意思是说画中的美女就像是从画中走出来一样,她的神态和动作都和画中一模一样。这里的“呼出”是说画中的美女想要喊出来的声音;“空空”是形容画中的美女的眼神空洞的样子;整句话的意思是说画中的美女就像是从画中走出来一样,但是她的眼神却像是空空洞洞的样子。
“少年射雀空憔悴”三句的意思是说,现在的我就像是一只被猎人追赶的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着却总是被追赶着;我的歌声也已经唱尽了,再也唱不出新的歌谣;我的青春也已经过去了,再也不能回到过去的时光了。这里的“少年”是指年轻的时期;“射雀”,是说年轻的鸟儿正在飞翔着,但是却总是被猎人追赶着;“憔悴”,是说我现在已经变得憔悴了;“歌声已唱尽”是说我已经唱遍了所有的歌曲;“青春已过去”是说我现在也已经失去了青春的美好时光。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现在已经不再年轻了,也不再拥有美好的时光了。
末两句的意思是说我现在已经不再年轻了,也不再拥有美好的时光了。这里的“巫峰”是指神话传说中的巫山神女峰;“彩云无际”是说巫山神女峰上的云彩无边无际;这里的“彩云无际”是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和回忆;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现在已经不再年轻了,也不再拥有美好的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