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妃怨独。问楚天暮雨,谁会芳躅。今夕凄凉,可许温存,飞近睡里蛾绿。梨云不隔春江水,但莫遣、翠禽啼足。怕黄昏、一半迷离,照与画屏银烛。
谁省佳期早误,酒醒思往事,心上羞触。帘也垂垂,灯也凉凉,人也深深金屋。红珠斗帐红蕤枕,想修到、鸳鸯秾福。奈者遭、瘦了文园,冷绝晓仙难续。
【注释】
疏影:词牌名。六首,指此词共六首。瑶妃:即西施。芳躅(zhú):犹步履。芳踪,指美好的踪迹。楚天暮雨:即黄昏的雨。芳躅,即芳踪。谁会:谁能理解?温存:安慰。飞近眠里蛾绿:蛾绿即蛾眉,这里指美女的眉毛。蛾绿,形容美女的眉毛颜色青翠如新柳叶。梨花云不隔春江水,但莫遣、翠禽啼足。怕黄昏、一半迷离,照与画屏银烛。半迷离,形容天色昏暗不明。画屏银烛:用银烛装饰的屏风上绘有图画。
谁省佳期早误,酒醒思往事,心上羞触。帘也垂垂,灯也凉凉,人也深深金屋。红珠斗帐红蕤枕,想修到、鸳鸯秾福。奈者遭、瘦了文园,冷绝晓仙难续。佳期早误,佳期未到。思往事,心事重重。羞触:指羞愧之情触于心际。
【赏析】
《疏影·孤雁》是北宋文学家柳永的作品,作于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这首词借写孤雁自叹身世,暗寓自己的身世之感。全篇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以景衬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辉相映,婉约中透出悲凉之意。
起笔“瑶妃怨独”,点明主人公是“瑶妃”的身份和处境——“怨独”。她问“楚天暮雨”,问谁会理解她“芳躅”(美好的足迹);接着说“今夕凄凉,可许温存”,说自己今夜孤独凄清,可能得到安慰呢?“飞近睡里蛾绿”,写她思念的对象——美丽的女子,正像蛾子靠近绿叶一样。“梨云不隔春江水”,写她所思的人不在自己身边,但想到“春江水暖”,就希望她的音信能通过“春江水”传来。“但莫遣、翠禽啼足”,写她担心听到鸟鸣声,会勾起她对所思之人的怀念,所以不希望翠禽啼到足够时间才停止。
过片承上启下,写女主人公因思念而感到羞惭:“怕黄昏、一半迷离,照与画屏银烛”。黄昏时,天色迷蒙,如同在画屏上的烛光一般摇曳不定,这使她更加感到难堪、羞涩。接着又进一步写她的孤独寂寞:“帘也垂垂,灯也凉凉,人也深深金屋”。“帘垂”、“灯凉”暗示着她的孤独寂寞。她想象着自己所爱之人也在深闺内,两人相隔很远,不能相见,因此更加难过。
结尾处,写她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红珠斗帐红蕤枕,想修到、鸳鸯秾福。”“红珠斗帐”、“红蕤枕”都写得很华丽,表明她对所爱之人寄予了厚望。然而最后一句“奈者遭、瘦了文园,冷绝晓仙难续”,却写出了她内心的痛苦。“文园”,即汉武帝刘彻的后庭,据说他宠幸李夫人时曾在这里歌舞,后来汉武帝死去,李夫人就病死了,人们称她为文园。“冷绝晓仙难续”,写她所爱的这个人已经死了,她再也不能见到他了,所以只能忍受这种痛苦。
这首《疏影·孤雁》,从景物描写到抒情议论,层层深入,层层转折,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感情真挚动人。《孤雁》词中的意境幽微,含蓄蕴藉,委婉曲折,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风格,在古代词坛堪称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