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绣屏深窈。翠篆余香袅。开帘怕见春光好。祗嫁了桃花,和春也老。梦乍悄。怪黄鹂、一声声搅。
红楼小。东风偏到。不管伤春早。天涯处处生芳草。问薶却荒冢,碧愁多少。漫凝眺。江南绿波烟渺。
【注释】
①隔帘听:隔着帘子听。
②十二绣屏深窈:形容室内装饰十分华美。十二,指屏风上刺绣图案的总数。窈(yǎo),幽深。
③翠篆余香袅:形容室内香烟缭绕,如篆书般曲折盘绕。篆,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这里指刻成文字的香烟。
④开帘怕见春光好:打开窗帘怕见到春天美好的景色。
⑤祗嫁了桃花:只嫁给了桃花。祗,只是。
⑥和春也老:和春天一起衰老。
⑦梦乍悄:梦忽然间变得安静。
⑧黄鹂一声声搅:黄鹂鸟鸣声一声声扰乱着人的心灵。
⑨红楼小:红色的楼房很小。
⑩东风偏到:春风偏偏吹来。
@不管伤春早:任凭春天来得早。
⑩天涯处处生芳草:无论哪里都是芳草遍地。
⑩薶却荒冢:埋葬了荒凉的坟墓。薶,同“瘗”,埋葬。
@碧愁多少:有多少绿色的忧愁啊!
【赏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对春天美景的感受的词。
上阕写闺中之景,下阕抒闺中之情。全词以景物起兴,由景入情,以景结情,层次分明。
起首三句写室内陈设,渲染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翠篆余香袅”一句,既写出室内香烟缭绕,又表明主人雅居高堂,生活优裕;”开帘怕见春光好”,既说明春光美好,又表现女子对春光的畏惧、厌恶。”祗嫁了桃花,和春也老”,则进一步揭示女子对青春流逝、年华易逝的感伤,从而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过片三句,写女子因春光而心乱如麻。”梦乍悄”三字,将女子由惊悸不安的梦境引出对现实生活的沉思,暗示了其内心的苦闷与无奈。”怪黄鹂、一声声搅”,则将女子从梦中惊醒,由惊惧转为烦乱,再由烦乱转为恼怒,最后由恼怒转为怨恨的心理活动一一展现出来。此四字一气呵成,将人物的复杂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全词中的警策。
过片以后,词人便由写景转入抒情。”东风偏到”两句,写女子面对春光而无法欣赏,只能感叹春风无情,不怜春花。这既是女子对自然规律的一种认识,也是其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天涯处处生芳草”,则进一步将女子对春光的厌恶情绪推向高潮。至此,词人已由写景转入抒情。
结尾二句,由写环境转写内心。”问薶却荒冢,碧愁多少”,表面上是说春光明媚,使荒芜的坟墓重新得到滋润,但更主要的是表达女主人公对人生、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漫凝眺”三字,将女主人公的感慨收束在凝望中,含蓄地表达了她对人生的深沉思索。
此词虽无精采之语,但词中意境优美,结构严谨,语言清丽,是宋人小令中较有特色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