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院罢秋千。落尽残红满地鲜。盼得春来无好日,天天。只自斜风横雨连。
炉冷水沉烟。无力瑶琴不上弦。人意亦如春意懒,年年。多半欹床中酒眠。
南乡子
深院罢秋千。落尽残红满地鲜。盼得春来无好日,天天。只自斜风横雨连。
炉火照书卷,枕上清宵半床前。回首可怜歌舞地,霜天。别有人间恶事传。
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辛稼轩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写一个女子在深院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词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 深院罢秋千。(注释:深院中的女奴已停止了荡秋千的游戏。)
“深院”指的是一个幽静而深邃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宫殿或者贵族宅院。这里的“罢秋千”意味着女奴们已经不再玩乐了。可能是因为天气寒冷或者时间已经过去,秋千不再需要使用。
- 落尽残红满地鲜。(注释:地上满是落花,但颜色依旧鲜艳如初。)
“残红”指的是落花,“落尽”表示花朵已经凋零殆尽。“落尽”和“满地鲜”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表示花朵已经凋零殆尽,另一方面又表示地上的花朵依旧鲜艳如初。这种对比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鲜明。
- 盼得春来无好日,天天。(注释:希望春天快点到来,却总是被无情的风雨所阻。)
“盼得春来”指的是女奴们盼望春天的到来,希望能够享受春天的美好。“无好日”表示春天的到来并没有带来美好的时光,反而总是伴随着无情的风雨。这里的“无好日”表达了女奴们的无奈和悲伤情绪。
- 只自斜风横雨连。(注释:只能独自面对斜风横雨。)
“只自”表示女奴们只能独自面对,没有其他人陪伴。“斜风横雨”则形容风雨的猛烈和无情。这里的“只自”和“横雨”都强调了女奴们的孤独和无助。
- 炉火照书卷,枕上清宵半床前。(注释:灯火通明的书房映衬着女奴的书卷,枕头边是清冷的月色,半床前。)
“炉火”指的是燃烧的火炉,照亮了书房。“书卷”则是女奴们阅读的书籍。这里的“照书卷”和“枕上清宵”都描绘了女奴们在夜晚的学习生活。然而,由于环境昏暗,所以只有“清宵”的一半,即一半是在烛光照耀下,另一半则是月光照射下的黑暗。这里的“清宵”与前面的“夜幕”形成了对比,既显示了女奴们的勤学苦练精神,又表达了她们在黑暗中的孤独和不安情绪。
- 回首可怜歌舞地,霜天。(注释:回首往事,那些曾经欢乐的歌舞之地如今已是一片凄凉的霜天。)
“回首”表示女奴们回想起过去的欢声笑语。然而,这些欢声笑语已经成为过去的回忆,留下的只是“可怜歌舞地”。这里的“可怜”表达了女奴们对于过去的惋惜和哀伤,同时“霜天”则描绘出当时的季节特征,寒冷的冬天。这样的对比使得女奴们的感慨更加深刻和有力。
- 别有人间恶事传。(注释:另有一些人间的邪恶之事传了出来。)
这句话表达了女奴们对于社会的不满和愤怒情绪。他们可能看到了一些不公不义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却被一些人当作新闻传播了出去。这里的“人间恶事”是指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或行为,而“传”则表示这些不良信息的传播。这里的“别有”与前面的“可怜歌舞地”形成对比,一方面揭示了女奴们的不幸遭遇,另一方面又揭露了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