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搔头花一箭。戴上黄昏,拢髻开新瓣。香动帐纹风自颤。一星星事饶它见。
小字仁皇将汝唤。此日昭阳,一样于阗远。玉几金床天又晚。饼师可有宫人怨。

【注释】

1.鹊踏枝:唐教坊曲名,后用来形容女子的鬓发。

2.白玉搔头花一箭:形容梳妆用的白毫毛如箭一般密集。

3.戴上黄昏,拢髻开新瓣:指女子将头发拢成云状,插上玉簪。

4.香动帐纹风自颤:香炉中的香料被微风拂动而发出声响。

5.小字仁皇:指皇帝的小字。

6.昭阳:宫名,汉宫名。

7.于阗:地名,今新疆和田一带。

8.玉几金床天又晚:指夜晚降临,月光皎洁。

9.饼师:面点师傅。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描写一位宫中女官的形象时,巧妙地借用了“鹊踏枝”的典故,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女官的容貌、服饰、发型及举止,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前两句写她梳妆打扮的情态。“白玉搔头花一箭。”以“白玉搔头”比喻女子的发髻,用“花一箭”形容发髻的整齐,如同一支箭一样直竖;“戴上黄昏,拢髻开新瓣。”则描绘女子将头发束成高高的鬟儿,插上玉簪,再从发髻上取下一朵鲜花,插在鬓边的情景。这两句既写出了女子的装束特点,又写出了她的动作,还表现了她的神情。接着,“香动帐纹风自颤”一句,进一步描写她的装束。她点燃的香,香气四溢,飘荡在室内,仿佛连室内的帷幕都为之颤动。“一星星事饶它见”,则进一步写她的发饰。“星”是数词,指代“一枝”的花朵,即“一箭”。诗人说,这“星”星的花蕊,也似乎因香的飘荡而隐约可见。

后两句描写女官的举止。“小字仁皇”句,是指女子的名字中有“仁”字,而“小字”则是对“小字”的一种尊称。诗人用这种尊称来表明这位女官的身份。“此日昭阳,一样于阗远”,是指女官今日被召唤到皇宫去,就像昔日王昭阳那样。“于阗”,是古西域国名,这里泛指远方。“天又晚”三句,则描写女官来到皇帝面前的情景。诗人说,当女官来到皇帝面前时,只见皇帝坐在雕琢精美的玉几之上,床上铺着金丝织成的锦缎,窗外月光如水般洁白明亮。这时,女官不禁想起自己曾经被召入宫中,与皇上相见的情景。“饼师可有宫人怨?”是说,女官想到自己被召进宫中,就不禁产生了怨恨,因为她思念的那个人已经不在宫中了。这句诗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

全诗通过对女官的外貌、服饰、发型、动作以及神态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位美丽的宫人的形象。同时,诗人也借咏物抒怀,寄寓了自己对人生短暂、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