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阶春早。又发将离草。十五年中相聚少。托意红鳞青鸟。
夜长不奈情何。玉钗剔损银荷。白日卧多起少,倩谁与覆衾罗。
【注释】
《清平乐》原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凤归云》。双调,六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上片首二句,写离别前春日里美好的景色;下片则写别后相思的苦况。
又发:再出发,指送别。
将离草:即“送君草”。一种香草。
十五年中相聚少:言夫妻或恋人等在一起的时间太少。
托意:寄托情意。红鳞青鸟:《楚辞·九歌·湘夫人》:“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荡。”王逸注:“玉衡星曰‘鳞’,牵牛星曰‘鸟’。”后遂以“红鳞”、“青鸟”指代情人。
夜长不奈情何:夜很长,但心中不能不怀念她。奈,无奈。
剔损银荷:谓用金钗划破荷花。
倩谁与覆衾罗:谓谁能与我共盖薄被呢?倩,请求,请;与,和……一起。
【赏析】
这首小令写的是别离之情,写得缠绵细腻而含蓄委婉,语言清新自然,富有韵味,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开头两句,先从时间说。“瑶阶春早”,点明节候,也表明自己即将离开此地(瑶台,这里指京城)了。“又发”、“十五年中相聚少”,这两句话,是全词的核心所在。所谓“十五年中”是虚数,实际上是指自从结婚以来的十四年,也就是从“又发”之时算起至“又发”之时止的十四年。在这十四年中,两人相聚的时间很少。这一句中的“又”,“十五”二字,都是虚数,实际指的是结婚以后的十四年,也就是从“又发”之时算起至“又发”之时止的十四个月。
过片两句,承上启下。“托意红鳞青鸟”,“托意”二字,既是“又发”的原因,又是对下文的伏笔。“托意”者,寄托情思之意也,“红鳞”句是说,我托付给你的情意就像鱼水中红鳞、空中青鸟一样,飞向远方去了。“托意”者,寄希望于他人之意也,“托意”的对方是“青鸟”,所以下句说:“托意红鳞青鸟。”这里的“托意”与“又发”都含有“托人捎信”之意。
过片两句,是作者对于分离后的相思之苦的抒发。“夜长”两句,写自己独处时的孤寂愁苦。“夜长”句,写独处时的时间很长,难以打发。“卧多”,是说睡觉的次数很多。“起少”,是说起床的次数很少。这两句,是说在漫长的夜里,自己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倩谁与覆衾罗”,是说自己盼望有人和自己共同睡在薄被之下。“倩谁与覆”,是说请人和自己同盖一床被子。“与”,动词,“和……一起”。
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是全词的高潮。它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情。上片结句中的“夜长”,既实指夜长难寐,也暗指时光流逝。下片结句中的“起少”,既实指起床次数少,也暗示自己睡眠不足。这两句互文见义,虚实相间,将作者对爱人的思念之情表现了出来。
这首词写离别之情,写得缠绵细腻而含蓄委婉,语言清新自然,富有韵味,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