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更五打寒鼍鼓。惯听秋床雨。绣檀回枕笛楼西。警梦白纱窗报一声鸡。
书檠夜照飞萤冷。暗月苏荷粉。曲屏香炷烬麸金。遍熨锦花团凤小红衾。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创作方法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明确本题是考查诗歌的语言特点,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诗句中的关键词语的运用。本诗首联“头更五打寒鼍鼓,惯听秋床雨”意思是:头上更敲着五更鼓,我习惯了秋夜的淅沥雨声。颔联“绣檀回枕笛楼西,警梦白纱窗报一声鸡”,意思是:绣花的檀木枕头回旋在床头,吹笛楼西,梦中惊觉被白纱窗户里传来的鸡叫声惊醒。颈联“书檠夜照飞萤冷,暗月苏荷粉”,意思是:书房里点起蜡烛,夜里的烛光映出飞舞的萤虫的影子,在暗淡的月光下,书房显得格外清幽。尾联“曲屏香炷烬麸金,遍熨锦花团凤小红衾”,意思是:屏风上燃着沉香,烧到烟尽剩下了香灰;床上铺的是锦被,用香灰来熨平花纹,被子上还绣着团凤图案。赏析:
首联:诗人以“寒”“秋”为词眼,将秋天的萧瑟、凄凉之景描绘了出来。寒、秋二字,既点出了季节,又渲染了氛围,使整首诗笼罩在一种凄清悲凉的氛围之中。
颔联:这是全诗的重点。诗人从听觉角度写秋天的特点。诗人用五个字“头更五打寒鼍鼓”,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于秋天夜晚雨声的感受。同时,“更”字也写出了时间的变化。诗人在深夜听着雨声,感到十分惬意。“惯听”一词更是表现了诗人对这种声音的喜爱。“绣檀回枕笛楼西”,“绣檀”一词不仅指代枕头,而且指代了绣有精美图案的檀木制成的枕头,同时也指代了枕头上绣有精美的图案。诗人把枕头放在床头,听着雨声入睡,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颈联:“书檠夜照飞萤冷,暗月苏荷粉”。诗人用“飞萤”一词写出了秋天夜晚萤火虫飞舞的景象,而“冷”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萤火虫飞舞的感觉。“苏荷粉”一词则是形容诗人在书房中看书的时候,窗外的月光照耀着书房中的荷花粉。
尾联:诗人用“曲屏”、“香炷”、“烬麸金”、“熨锦花团凤小红衾”等词语来描绘诗人的卧室。这些词语都与诗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
【答案】
《虞美人·立秋日书感》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主要写立秋时节作者在书房读书的情景。上阕写夜读之趣,下阕写夏夜读书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