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酒醒,听西风一笛,离愁吹起。已拚乡心抛撇去,禁得桥阑重倚。戴笠前盟,诛茅后约,洒尽平生泪。丝丝疏柳,向人还更憔悴。
早分万里关山,吴箫燕筑,萍梗看身世。何况西溟风雪路,多恐敝裘难理。潮打裘来,海浮天去,归梦知何际。苍茫云水,挂帆吾又行矣。

【注释】

大江东上曲:词牌名,此为小令。丁亥七月十三日:指宋高宗绍兴三十九年(公元1169年)七月十三日。西溟:指江西。杨椒坪:地名,在今江西萍乡县西南。舟发杨椒坪:从杨椒坪出发乘船。杨湘舲:名湘,字子文。胡敬之:名炎,字德仪。曾式如:名良弼,字式如。杨仑西:名廷秀,字仑西。伍意庄:名意,字庄。居秋海:名秋,字海。珠江:在今广东广州市附近,是当时广州的外江。率赋留别:随意赋诗留别。仓皇行色:仓皇匆忙的样子。按谱求工:依照旧谱要求做文章,即刻意模仿古人的诗词风格。江亭酒醒:在江边亭子里喝酒醒来。西风一笛:吹起西风的笛声。离愁吹起:引起离愁。已拚乡心抛撇去,禁得桥阑重倚:已经决心抛开家乡的心情,再也不能倚靠在桥栏上。戴笠前盟,诛茅后约,洒尽平生泪:誓言要永远在一起,后来约定了共同生活,都流尽了平生的眼泪。丝丝疏柳,向人还更憔悴:柳丝细细的,向人更加显得憔悴。

早分万里关山,吴箫燕筑,萍梗看身世:早料到有万里远的关山阻隔,像吴地的箫声和燕筑的声音一样,自己漂泊不定,如同飘浮不定的蓬草、木梗,看自己的身世如何?何况西溟风雪路,多恐敝裘难理:更何况江西的风雪之路多么艰难,我恐怕连那破敝的皮袍都难以御寒。潮打裘来,海浮天去,归梦知何际:潮水冲打着皮袍而来,海水浮托着身躯而去,回家的梦想不知道会何时到来?苍茫云水,挂帆吾又行矣:茫茫的云水之上,我又该扬帆启程了。赏析:全词写词人与同僚告别时的感怀,抒发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开头两句写词人告别时的情态,“仓皇行色”四字,写出他急于登程的心理。以下写离别时的情景和心情,“江亭酒醒”三句,写酒醒后听西风笛声引起的离愁,“已拼”二句,表明词人对离愁的感受,决心抛开家乡的心情。“戴笠前盟”,表明词人与同僚之间曾经有过的盟誓,“诛茅后约”表明他们曾经有过的共同生活的愿望,“洒尽平生泪”则表现了他们的真挚感情。以下写离愁的原因:“丝丝疏柳”一句,写柳树细长柔弱,比喻同僚们的身体,而自己却因离愁而憔悴不堪;“早分万里关山”,表明词人早就知道会有万里远的关山阻隔;“多恐敝裘难理”则进一步表明词人的担忧。以上写离愁的原因。最后两句是全词的关键,也是全词的感情高潮所在。“苍茫云水”四句,以“苍茫云水”作结,既写出了自己扬帆启行的壮志豪情,又表达了自己即将远游的感慨,同时也表明了他不畏艰险的气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