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树小重山。微见烟鬟。短桥皓月两弯弯。恰近银河明灭处,不似人间。
泉石自潺潺。半掩松关。旧家楼阁忆凭阑。抛却湘弦张永夜,云水谁弹。
【注释】
浪淘沙:词牌名,又名“更漏子”。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前片两仄韵,后片三平韵。
嵩山道:指中岳庙路。
月子:指嫦娥。
步月夜归:步行在月下归途。
烟树(shuò shù):雾气笼罩的树木。
小重山:词牌名,双调,六十字,上片三句二仄韵,下片两仄韵。
泉石:指自然景观。
潺潺:形容水声。
松关:松柏之关,借指隐居之地。
湘弦:湘江之琴。
【赏析】
此词是作者游嵩山时所作《浪淘沙》组曲中的第二首。全词写游嵩山途中所见夜景,表现词人对人间胜景的向往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感。词中描绘了嵩山夜色之美、月色之美、水声之美和云水之美,表达了作者的隐逸之情。
词的开头两句:“烟树小重山,微见烟鬟。”描写了嵩山夜色之美。烟树指的是迷蒙的树林,小重山则指嵩山。在这里,烟树和小重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而“微见烟鬟”则形象地描绘了夜色中烟雾缭绕的景象。
接下来的句子:“短桥皓月两弯弯。”描绘了嵩山月夜的美丽景象。这里的“短桥”指的是嵩山脚下的小桥,而“皓月”则是指明亮的月光。这两个元素相互结合,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最后两句:“泉石自潺潺,半掩松关。”则进一步描绘了嵩山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泉石自潺潺则描绘了泉水潺潺流淌的声音,而半掩松关则形象地描绘了山林间隐约可见的松树关口。
整首词通过描绘嵩山夜色之美、月色之美、水声之美和云水之美,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嵩山的壮丽景色和大自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