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天长。客窗愁思茫茫。想招凉、吾庐最好,草堂旧署藤香。一庭花、芳馨徐送,满园竹、热恼俱忘。弱女移尊,娇儿搔背,山妻闲话伴疏狂。问何处、风多便去,角枕自携将。
安排定时新瓜果,小佐壶觞。叹今生未修清福,合教驰逐名场。日当天、衣冠苦著,尘满地、仆马纷忙。腰折眉摧,形劳神役,算来无地是清凉。到退食、科头小憩,树色隐残阳。争能似、山中脱略,荇带荷裳。

【注释】

暑夕:夏夜。

弱女:小女儿。

娇儿:小孩。

山妻:妻子。

角枕:枕头,古代一种形似羊角的枕头。

安排定时新瓜果:布置定时供应新鲜瓜果。

小佐壶觞:为酒席助兴。

清福:清闲的生活。

驰逐:奔走,追逐。名场:考场。

日当天:太阳高照。

衣冠苦著:衣冠整齐。

仆马纷忙:仆人和马匹都很忙碌。

科头小憩:披散头发稍事休息。

脱略:超然物外。

荇带荷裳:穿着荷叶和荷花相配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词写夏日思乡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中有景,景中含情,意境清雅,风格自然。全词语言朴实无华,清新淡远,如一幅清淡雅致的山水画。

起拍“暑天长”,总领下文所描绘的景物及所抒的感情。“客窗愁思茫茫”,点明时间、地点及人物心情。“想招凉”,是说在炎炎烈日下,人们最需要的是凉风;而最好的避暑之处便是自己居住的庐舍,即“吾庐”。这一句是全词的过渡句,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具体描写。接着“一庭花”三句,写院内景色。“芳馨徐送”,说明花香阵阵,令人心旷神怡;而“满园竹”则进一步衬托出院内的幽静与清凉。“弱女”、“娇儿”、“山妻”三句,分别写出了家中三位女性不同的性格及其各自的特点,使整个画面显得生动有趣,充满生活气息。“问何处、风多便去”两句,由室外转入室内,写在炎热的夏天中,乘着凉爽的南风出门去游玩的情景,表现了词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角枕自携将”,以反语出之,更见其对这种生活的热诚。

过片四句,写词人在出游时的情景。“安排定时新瓜果,小佐壶觞”,表明出游前已经作了周密的安排。他准备了一些水果和美酒,为这次出游助兴。“叹今生未修清福,合教驰逐名场”,这是词人对自己一生的感慨。他认为,自己没有享受到像陶渊明那样的清福,而是一直在功名的道路上奔波不已。“日当天,衣冠苦著,尘满地,仆马纷忙”四句,进一步描写了出游时的热闹场景。阳光普照大地,人们衣冠楚楚,仆从们也忙碌不停;尘土飞扬,马车奔驰。这些细节,都充分显示了词人出游时那种轻松愉快的心境。“腰折眉摧,形劳神役”,则是说,由于长途跋涉,使他感到疲惫不堪。“算来无地是清凉”,是说在这喧闹繁忙的环境中,他再也找不到一块可以让人消暑解渴的地方了。最后两句“到退食、科头小憩,树色隐残阳”,是写词人到达一个清幽宁静的地方后的情景。“科头小憩”,意为脱去冠带随意躺卧,这里指词人找了一处清静的地方歇息。“树色隐残阳”既点明地点,又烘托了环境的清幽宜人。至此,词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让他暂时忘却烦恼的地方。

结尾两句“争能似、山中脱略,荇带荷裳”,词人用“脱略”和“荇带荷裳”这两个意象,表达出自己对于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他希望自己能够摆脱世俗的羁绊,过一种简单、自由、清雅的生活。这里的“山中”,既指山野之中,也暗指自己的内心深处;而“荇带荷裳”,则形象地描绘出了一种超然物外、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整首词通过对词人出游经历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清闲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对于名利的追求已经达到了一种难以企及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