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梦绕、香溪深处。倚槛调莺,隔帘吹絮。归去西泠,昔游零落少佳趣。故人应记,休忘了、旧盟鸥鹭。一笑重逢,又剪烛、西窗夜雨。
迟暮。问长卿游倦,底事尚成秋旅。离怀无据。更听到、一声南浦。倘双栖、稳羡文禽,早料理、五湖家具。莫说与林逋,恐有梅花愁汝。

长亭怨慢壬戍秋,何梦华自杭来苏,欢叙数日,别后闻有买宅吴门之意,赋此柬之

【注释】:

壬戍:农历九月。

长亭怨慢:词牌名。

何梦华:南宋诗人,字梦华,号竹屋居士,工诗善文,尤善词曲。

自杭来苏:从杭州来到苏州。

买宅吴门:在苏州购置了住宅。

故人:老朋友。

盟鸥鹭:指结为伴侣的鸥鸟和白鹭。

一笑重逢:开怀大笑地重聚。

剪烛西窗夜雨:在西窗下剪烛,共话离情。

迟暮:晚年之时。

问:探问。

长卿: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汉武帝时侍臣,曾因事受牵连而免职,家居长安十年。这里借指自己。

底事:什么原因。

成秋旅:成为秋季远游。

离怀无据:离别的愁绪无处寄托。

南浦:古水滨,泛指南方之地。

双栖稳羡文禽:像鸳鸯一样成双成对地栖息在一起。

五湖:太湖的别称,泛指江浙一带。

莫说与林逋:不要说自己比林逋(宋代隐士)还要清高。

恐有梅花愁汝:恐怕你因梅花的清香而感到忧伤。

【译文】:

长亭怨慢壬戌秋,何梦华从杭州到苏州,我们欢聚数日,分别后他听说要买房子定居吴门,我作此词以赠他。

记梦绕、香溪深处。倚槛调莺,隔帘吹絮。归去西泠,昔游零落少佳趣。故人应记,休忘了、旧盟鸥鹭。一笑重逢,又剪烛、西窗夜雨。

迟暮。问长卿游倦,底事尚成秋旅。离怀无据。更听到、一声南浦。倘双栖、稳羡文禽,早料理、五湖家具。莫说与林逋,恐有梅花愁汝。

【赏析】:

这首词上片是写景。开头三句写词人与友人在长亭边分手的情景。“记梦绕”三句承前转接“倚槛调莺”,由“记梦绕”引出“倚槛调莺”,再由“倚槛调莺”引出“隔帘吹絮”。作者在长亭边,倚栏远望,见黄莺啼于花间,柳絮随风飘飞。“归去西泠”,点明分手地点是西泠桥。“西冷”在今江苏杭州市西湖西北岸,是杭州著名的风景区之一。“昔游零落少佳趣”二句,写两人在西冷桥分手时的惆怅心情。“昔游”指他们过去一起游玩的日子;“佳趣”指美好的情趣。“归去西泠,昔游零落少佳趣”,言昔日与友人在此相聚的快乐时光已经一去不返,现在只留下许多令人伤感的回忆。“故人应记,休忘了、旧盟鸥鹭。”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朋友应该记住我们的约定,不要让那些鸥鸟白鹭空对美景而怅然若失。“一笑重逢”三句,写重逢的喜悦。“一笑重逢”表明这次分手虽然有些伤感,但很快就要重逢的喜悦之情。“又剪烛、西窗夜雨”,写他们在西窗外面的小窗下剪烛,共话离情,度过了一个寂寞的夜晚。

下片是抒情。“迟暮”两句承上启下。“迟暮”指年老的时候,这里指晚年。“问长卿游倦,底事尚成秋旅。”司马相如是汉武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曾因事被免职,家居长安十年。这里用司马相如的典故,意谓友人年老,仍游心未已,还像司马相如那样过着漂泊的生活。“底事”即为何?“成秋旅”即成了秋季远游。“底事”即为何?“成秋旅”即成了秋季远游。“离怀无据”三句写离愁之苦无人可诉。“离怀无据”是说离愁没有着落;“更听到、一声南浦”是说耳边传来了南浦的声音。“南浦”是地名,在今南京附近,这里借指友人所在之处。“倘双栖、稳羡文禽”意思是说如果两只鸟儿能够双宿双栖就好了。这里的“文禽”是指鸟类中的文人雅士,即鹤。“五湖家具”指大湖和小湖上的船只和家具,泛指隐居生活。“莫说与林逋”,意思是不要说自己比宋代隐士林逋还要清高,怕林逋因梅花的芳香而感到忧伤。“恐有梅花愁汝”是说恐怕你会因为梅花的芬芳而感到忧愁,这里用林逋典,暗指友人因爱梅花而忧思不已。“梅花愁汝”典出《晋书·谢安传》,说晋朝隐士戴安道喜爱梅花,冬天梅花凋落之后,他就非常悲伤,常常对着盛开的梅花叹息:“天下英雄谁敌手?”他的朋友们都劝他说:“天下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啊!”他回答说:“皋陶以下,无人矣!”可见梅花在他心中的地位很高,他的好友们因此都担心他会因欣赏梅花而忧思过度。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情景交融,意境浑成。《宋史》本传中说何梦华“喜谈兵,尝谓:‘天下事非兵不可解,’及登第入仕,辄以兵事为务。”这首词就表现了他的这一思想性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