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披绛帐。喜蟠桃正熟,萱花呈笑。犹记去秋开寿宇,亲制石麟文褓。点颌时呼,含饴频弄,玉雪投怀抱。斑衣队里,宁馨添作欢闹。
漫说听鼓应官,元方未返,正唱江南好。留个白眉依膝下,大有少游风调。更喜女媭,杭来一苇,触兕称难老。明年此日,待看菊酝重嚼。
百字令九月七日寿马介公母刘太夫人
堂披绛帐。喜蟠桃正熟,萱花呈笑。犹记去秋开寿宇,亲制石麟文褓。点颌时呼,含饴频弄,玉雪投怀抱。斑衣队里,宁馨添作欢闹。
漫说听鼓应官,元方未返,正唱江南好。留个白眉依膝下,大有少游风调。更喜女媭,杭来一苇,触兕称难老。明年此日,待看菊酝重嚼。
释义:
【注释】
- 堂:指家庙,即祠堂。
- 绛(jiàng)帐:红色帷帐。
- 蟠桃:传说中的仙果,这里指生日宴会的水果。
- 萱(huān)花:一种植物名,这里指母亲的生日。
- 石麟文褓(bǎo):用石制成的麒麟形状的婴儿衣物或摇篮。
- 颔(hàn):下巴,这里指人脸的两侧。
- 斑衣队:穿着五彩衣服的队伍。
- 江南好:泛指美好的事物,这里指南方的风景和生活。
- 白眉:老人的眉毛变白。
- 少游:苏轼(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
【赏析】
这是一首祝寿词,作者在为马介公的母亲刘太夫人祝寿。全诗以寿宴为背景,描绘了寿宴上热闹喜庆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寿星的美好祝愿。
首句“堂披绛帐”,描写了家庙的盛况。绛帐,红色的帷帐,象征着喜庆和热闹。这句诗为下文的寿宴场景做了铺垫。
诗人回忆了去年秋天为寿星举办的庆典,寿星亲手制作了石麟文褓,给孩子们带来欢乐。这些细节描绘出了寿星的慈爱和关怀。
“点颌时呼,含饴频弄”两句,描述了寿星与家人之间的亲密互动。寿星时而呼唤孩子,时而逗弄他们,让他们开心地玩耍。这体现了寿星对家庭的关爱和温暖。
“斑衣队里,宁馨添作欢闹”一句,描绘了寿星的孩子在队伍中欢快地嬉戏。这里的“斑衣队”可能是指身着彩色衣服的儿童组成的队伍。而“宁馨”则形容孩子们欢快的样子。整句话表达了寿星家庭的幸福和快乐氛围。
“漫说听鼓应官,元方未返,正唱江南好”三句,转入寿宴的场景。寿星还未回来,但家人已经开始准备庆祝活动了。江南好,可能是在描述南方的风景和生活,暗示着寿星对家乡的眷恋。这两句表达了家人对寿星的思念之情,也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
“留个白眉依膝下,大有少游风调”两句,继续描绘寿宴的场景。寿星留着白眉,陪伴在亲人身边,展现出他的风度和气质。这两句赞美了寿星的外貌和气质,同时也表达了家人对他的敬爱和钦佩。
“更喜女媭,杭来一苇,触兕称难老”三句,进一步描绘寿宴的场景。女媭(suī),可能是指寿星的妻子或者女儿。她们来到家里,带来一艘船,船上有一头犀牛。这两句表达了家人对寿星妻子或女儿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们的生活情趣和智慧。
最后两句“明年此日,待看菊酝重嚼”,是对来年再次庆祝寿辰的期待。菊花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饮品,象征着长寿和健康。这句话表达了家人对来年的期待和憧憬,同时也传达了对寿星的祝福和祝愿。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画面,同时表达了对寿星的深厚感情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