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着意萦莺燕。陡觉春心浅。新来浓绿替嫣红。人在絮花堆里饯东风。
残鹃未省新愁重。犹作芳菲梦。羁迟尘海负春光。留得晴丝空与系斜阳。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虞美人·春愁》,全诗如下:

垂杨着意萦莺燕。陡觉春心浅。
新来浓绿替嫣红。人在絮花堆里饯东风。
残鹃未省新愁重。犹作芳菲梦。
羁迟尘海负春光。留得晴丝空与系斜阳。

注释

  1. 垂杨着意萦莺燕:垂柳(杨柳)故意地缠绕着黄莺和燕子。
  2. 陡觉春心浅:突然觉得春天的心绪变得淡薄了。
  3. 新来浓绿替嫣红:最近那些鲜艳的颜色被浓绿所取代。
  4. 人在絮花堆里饯东风:好像在棉絮堆中送别春风。
  5. 残鹃未省新愁重:残败的杜鹃似乎还未能理解新的忧愁之重。
  6. 犹作芳菲梦:还在做着芬芳美好的梦。
  7. 羁迟尘海负春光:因为滞留不归,辜负了春天的时光。
  8. 留得晴丝空与系斜阳:留下了晴空中的细丝,白白地系住了斜阳。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天里,作者因离别而感到哀愁的情景。首句“垂杨着意萦莺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垂柳对黄莺和燕子的吸引,暗示春天的到来给大自然带来了生机。然而,“陡觉春心浅”表达了诗人突然感到春心变得淡薄,可能是因为他正经历着离别的痛苦,或者春天的美景并没有给他带来预期的愉悦。

接下来的“新来浓绿替嫣红”,可能是指春天的色彩变化,由鲜艳变为深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转变。接着,“人在絮花堆里饯东风”描绘了一个场景,诗人仿佛在一个满是棉絮的地方送别春风,这既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也可能象征着他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或对未来的期待。

“残鹃未省新愁重”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事物的哀思,以及新愁的沉重。而“犹作芳菲梦”显示了他仍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憧憬。

结尾“羁迟尘海负春光,留得晴丝空与系斜阳”则是诗人的一种无奈之情。他被束缚在尘世中无法自由自在,却还要承受失去春光的痛苦。最后一句“留得晴丝空与系斜阳”则透露出诗人想要抓住一丝希望却又无力回天的悲凉心情。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词人离别时的哀愁,以及对春天美景的留恋和对自由的渴望。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