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君莫问妆楼处,御沟烟水如旧。满目江山,古而无死,此日定应谁有。乌栖鹿走。只一段铅华,芳名未朽。直道忘情,试来此地断肠否。
春风何限当日,下帘声一派,远山青后。凤胫灯昏,龙香拨暖,消得宿妆残酒。寂寥清漏。早一曲回心,几时重奏。付与昏鸦,夜寒喧禁柳。
【注】《台城路·赋萧后妆楼》是北宋词人晏几道所作。
【赏析】
这首词上片咏史抒怀,下片写对萧后的思念。
起首两句“凭君莫问妆楼处,御沟烟水如旧”,言虽不问妆楼所在,但御河之水仍如旧时。这里,作者用一设问手法,表明自己对历史沧桑的感受。在历史上,萧后曾一度权倾朝野,她所住的妆楼也因之而名闻天下。然而,如今已物是人非,萧后的妆楼也成了历史的陈迹。作者在这里以历史兴衰作比,抒发了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满目江山,古而无死,此日定应谁有?”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萧后当年权势的向往和惋惜之情。在作者心目中,萧后曾是一个英明的女性,她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她却未能善终,成为了历史的悲剧人物。这不禁令人扼腕叹息,同时也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思。
“乌栖鹿走。只一段铅华,芳名未朽。”这句话描绘了萧后当年在妆楼中的美丽形象。乌雀栖息、鹿儿奔跑,都与她无关;而那些曾经陪伴过她的人们,却都已离去。尽管如此,她的美貌却依然如同那铅华般璀璨夺目,永垂不朽。这里的“铅华”是指古代女子化妆用的白色颜料,用以比喻萧后的美貌。通过这个比喻,作者赞美了萧后当年的风采,同时也表达了对她命运的同情。
“直道忘情,试来此地断肠否?”这是词人对萧后当年情感的一种推测。他认为萧后虽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她的心却依旧留在了这个妆楼上。因此,他不禁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怀念之情,想要来到这个地方去悼念她。这里的“直道”是指正道或者正义之道,而“忘情”则表示忘记了所有的恩怨情仇。这句词表达了词人对萧后深深的怀念之情。
下片“春风何限当日,下帘声一派,远山青后。”这三句是对妆楼周围环境的描写。春风拂面,吹动着帘子发出阵阵声响;远处的山峦在春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青翠欲滴。这里,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氛围。
“凤胫灯昏,龙香拨暖,消得宿妆残酒。”这里的“凤胫”指的是凤凰的腿脚,而“龙香”则是指龙身上的香气。这些词汇都暗示着妆楼内的女子们曾经的奢华生活。然而,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了过去,只剩下了灯光昏暗、香气袅袅的景象。这种对比让词人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无奈。
“寂寥清漏,早一曲回心,几时重奏?”这是词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感慨。清漏是指古代计时用的漏壶,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回心则是形容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里的“早一曲”指的是早课时的诵经声;“重奏”则是指重新演奏乐曲。通过这些词汇的运用,词人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留恋之情。
“付与昏鸦,夜寒喧禁柳。”最后这一句是词人对萧后的思念之情的升华。昏鸦在夜幕中飞翔,给寂静的夜空增添了一丝荒凉之感;而夜寒则让人感到更加寒冷刺骨。这里的“喧禁柳”是指柳树被禁止靠近的声音;“喧”则是指嘈杂喧闹的意思。通过这两句词的表达,词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萧后的深切怀念之情。
整首词通过对历史沧桑和个人感慨的交织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萧后当年辉煌业绩的怀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限哀思。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现实社会的种种不满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