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惨红愁,东风里、杜鹃声恶。春去也、小楼人寂,雨声偏作。弱柳难将春思系,泪珠长向花前落。问天涯、归梦几时来。随风泊。
春寒重,罗衣薄。音书断,情无着。对残灯顾影,共谁斟酌。昨夜雨睛知骤暖,等闲负了三春约。卷珠帘、一望碧天长,山如削。

【注释】

绿惨红愁:指春天的景色。惨,凄惨,悲凉。

杜鹃声恶:指杜鹃的啼叫,声音凄厉,令人心烦。

归梦几时来:指自己的思乡梦何时能实现?

随风泊:形容飘泊无定。

春寒重,罗衣薄:意思是说春天天气寒冷,罗衣又薄,容易着凉。

音书断,情无着:意思是说音信断绝,无法寄托感情。

对残灯顾影:形容独自面对昏暗的灯光,自顾自地看影子。

骤暖:忽然间变暖,指天气转晴。

卷珠帘、一望碧天长,山如削:意思是说打开珠帘往外望,只见碧蓝的天空辽阔无边,远处的山峰好像被削去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词,写自己漂泊在外的苦闷与思念故乡的心情。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使词意更加深刻感人。全词以“归梦”为中心,表达了作者在异乡为客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无限怀念。

上片开头三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象,用“绿惨”、“红愁”来形容春天的色彩,突出春天的凄凉。接着两句写自己在小楼里孤独地度过一天,只有雨声相伴;而弱柳也难以拴住春天的离愁别绪。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然后写问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随东风漂泊。

下片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的寒冷和衣服的薄弱,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寂寞和空虚。接下来两句写因音信断绝,无法寄托感情,只好对着残灯的影子自言自语。最后两句写昨夜天气突然转晴,心情也随之舒畅,但仍然没有实现回家的愿望。最后一句“卷珠帘、一望碧天长,山如削”是全词的高潮部分。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自己站在窗前远眺,只见碧蓝的天空辽阔无边,远处的山峰好像被削去了一样。这一句既表现了词人的豪迈气概,也表现了他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整首词情感真挚深沉,意境高远阔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