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春风早。见无边、红英绛萼,满枝花好。枝上黄鹏飞过处,认取重来路杳。此寂寂、洞天谁到。十二栏干人倚遍,衬云容山色真容貌。启窗户,对清照。
月华乍吐东山小。淡银河、流云几缕,疏星多少。翠被难禁春宵冷,况值游仙梦了。尚残烛、灯花袅袅。不是管弦歌舞地,更何须蜀锦花缠帽。晨雾敛,世间晓。

【注释】

绝顶:山顶。

风:指春风。

红英绛萼:指春花。

重来路:指花落处。

十二栏干(lán gān qiáo diān):指阑槛。栏杆。

清照: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字。

月华:月光。

启窗户:打开窗子。

银河:银河,即银河,古人认为天上有一条河,横贯南北,故称天河。此处借喻月亮。

游仙梦了:梦到神仙。

蜀锦花缠帽:以蜀锦为饰的花冠,古代女子戴的帽子。

晨雾敛:清晨的云雾消散。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登高望远,见满枝红花。下片写赏月思人,夜深不寐。全词意境清幽,情致雅逸,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小令。

“绝顶春风早”,词人登上了高山之巅,远远望去,只见无边无际的红花盛开,红艳欲滴。这一句点出了词人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时间,为后文描绘美景做了铺垫,同时也表达了词人的欣喜之情。

“枝上黄鹏过处,认取重来路杳”。这里所说的“黄鹏”指的是黄莺,黄鹏在枝头鸣叫,似乎在告诉人们春天已经到来。而黄鹏飞过的枝头,却让人感到一种空寂之感,仿佛是一条通往远方的路,让人难以辨认。这里的“重来路”指的是春天的来临,也暗示了词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向往。

“此寂寂,洞天谁到。”这里说的是词人独自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心中却充满了寂寞之情。这种寂寞之情来源于何处呢?可能是因为词人独自一人站在高处,没有其他人陪伴;也可能是因为词人对于春天的到来有着深深的期待和渴望,但是却无法实现。这种寂寞之情让人感到一种无奈和失落。

“十二栏干人倚遍,衬云容山色真容貌。”这里说的是词人站在栏杆上久久不愿离去,仿佛是在与云、山进行一场亲密的对话。这里的“云容山色”既指自然景观中的云彩和山峦,也暗指词人的内心世界。通过与自然的亲密对话,词人试图寻找内心的安宁和平衡。

“启窗户,对清照。”这里说的是词人打开了窗户,面对着美丽的风景沉思。这里的“对”字既表示面对的意思,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来自于词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也来自于他对于自己的期望和追求。

“月华乍吐东山小,淡银河、流云几缕,疏星多少。”这里说的是词人抬头看到一轮明月从东山上缓缓升起,周围的云彩和星星都显得十分稀疏。这里的“月华”既指明月,也象征着词人内心的光明和希望。通过观察月亮和星星的变化,词人试图找到自己生活的方向和意义。

“翠被难禁春宵冷,况值游仙梦了。”这里说的是词人躺在床上难以入睡,因为春夜的寒冷和梦中的仙境让他感到疲惫不堪。这里的“翠被”既指床上的被子,也象征着词人内心的温暖和希望。通过描述梦境中的美景和仙境,词人试图找到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尚残烛,灯花袅袅。”这里说的是词人在床上点燃了一支蜡烛,看到烛光摇曳不定,仿佛是在跳动的火焰。这里的“残烛”既指蜡烛,也象征着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通过观察蜡烛的火焰和摇曳的状态,词人试图找到自己生活的动力和方向。

“不是管弦歌舞地,更何须蜀锦花缠帽。”这里说的是词人认为这个地方并不是管弦歌舞的地方,也不需要用蜀锦做装饰的人。这里的“管弦歌舞”既指音乐和舞蹈,也象征着词人内心的欢乐和满足。通过否定这个地方的价值和意义,词人试图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态度。

“晨雾敛,世间晓。”这里说的是早晨的云雾渐渐消散,天空变得明亮起来。这里的“晨雾”既指自然界中的云雾,也象征着词人内心的迷茫和困惑。通过描述清晨的美景和变化,词人试图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这首词通过对登高望远、赏花观月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喜悦、满足等复杂情感。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描绘,也展示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词意境清幽,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