萋萋芳草。疏林外、月华初上林表。断桥流水暮烟昏,正夜凉人悄。有沙际、寒蛩自晓。星星三五流萤小。见白露横空,那更对、孤灯如豆,清影相照。
昨夜梦里分明,远随征雁,迢递千里难到。西风吹过几重山,怅故人怀抱。想篱落、黄花开了。尊前谁唱凄凉调。应念我、凝情处,听雨听风,恨添多少。
【注释】
霜叶飞:词牌名。片玉:人名。周邦彦《片玉词》中有“片玉”句,此处即指他的作品。林表:林外。沙际:水中。星星三五:指星点状的萤火虫。清影相照:清冷的月影和灯火相互映照。
【译文】
稀疏的芳草,疏疏的树林外,月华初上。断桥流水,暮烟昏暗,正夜凉人静。有沙际处,寒蛩自鸣。星星点点,三五流萤。白露横空,更对孤灯如豆,清光相照。
昨夜梦里分明,遥随征雁,迢递千里难到。西风吹过几重山,怅望故人怀抱。想篱落中的黄花开过了。尊前谁唱凄凉调?应念我凝情处,听雨听风,恨添多少。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景和怀人的词作。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全词以景衬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萋萋芳草”,起笔便写秋色。芳草是春天的象征,而秋天却是衰草萧瑟,所以这两句一开头就给人以一种凄凉的感觉。“疏林外、月华初上林表”。疏林外,就是树林之外,也可以说是近林的地方了。“月华初上”,也就是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林表,就是树梢以外的地方。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树木的梢头之外。林表之上,也就是树林之外,也就是树林的边缘或边缘以外的地方了。“断桥流水暮烟昏”,是说断桥上的流水和烟雾已经弥漫到了天黑,天色暗得看不清景物了。这几句的意思是,在树林之外的小桥上,溪水流动着,傍晚的烟雾已经笼罩了整个树林,夜色已经深了。这里既写了自然景色,也写出了时间,是白天。
“正夜凉人悄”,是写人在夜晚的时候,因为凉意的缘故,所以人感到寂静无声。“有沙际、寒蛩自晓。”是说在小桥下面的沙子里边,有一个声音在叫,它的声音是从夜里就开始叫,一直叫到天亮。这里的寒蛩就是蟋蟀,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之一。“星星三五流萤小”,是说在明亮的月光下,几只星星点点的萤火虫正在飞来飞去。这些萤火虫就像天空中的繁星一般,它们的光芒虽然微弱,但是却能够闪烁出一点亮光。这几句是写秋天里的自然景象,也是写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见白露横空,那更对、孤灯如豆,清影相照。”是说在明月照耀下,白色的露水在天空中横陈着,更加衬托出了那一盏孤独的灯光的明亮。这两句既是对前面所写的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是对作者心境的一种反映。这盏孤灯就像是作者的心灵一样,在明亮的月光下,独自地发出光芒。这两句的意思是,在明亮的月光下,那一盏孤独的灯光在天空中闪烁着,更加衬托出了那一片白露横陈的景象。这两句话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寂寞。
“昨夜梦里分明”三句,是说在梦中,作者分明看到了遥远的征夫,他正随着大雁飞向远方,但是因为路途遥远,所以他到达不了这里。“西风吹过几重山”,这句意思是说,一阵西风吹过了几座山峰,将那些山峰吹得越来越高,越来越陡了。“怅故人怀抱。”“故人”,是指老朋友、知心朋友。“怀抱”在这里指的是内心的感受。这两句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想篱落、黄花开了。”这句意思是说在自己的家门前,篱笆边上的黄色花朵已经盛开了。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尊前谁唱凄凉调?”这句意思是说在酒宴上,不知道是谁唱起了悲伤的歌曲。这句表达了自己对离别之痛的感受。这几句是作者在梦中所见到的画面,也是他内心的情感表达。
“应念我凝情处,听雨听风,恨添多少。”是说在听到雨声和风声的时候,自己的心情会更加沉重,心中的怨恨也会随之增加。这两句是作者对自己心情变化的描写,也是他对离别之痛的自我安慰的话语。这几句话既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之情。
这首词通过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离别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