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东风,吹醒桃花,春到人间。趁月朗风柔,扁舟一棹,绿波渺渺,花影珊珊。洞里有天,天涯有路,风月莺花终古闲。惜春去,怕桃花结子,冷落神仙。
此中大好盘桓。有人面、依稀似旧年。怅前度刘郎,如今老去,玄都种树,树已含烟。日暮天寒,露滋风损,开落无心谁与传。认不出,似婷婷倩女,素魄娟妍。

【注释】

①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一个理想社会。

②扁舟:小船。

③“洞有天”句:指桃花源里洞天福地,人迹罕至,与世隔绝。

④莺花:即莺歌、花舞,指春天的美好景色。

⑤“惜春去”句:怕春天的离去,因为桃花结子,使桃花源中的美景不再。

⑥刘郎:指晋人刘晨、阮肇入桃园的故事,后用为寻访仙境的代名词。

⑦玄都:传说中神仙所居的地方,这里借指桃花源。

⑧开落:开花凋谢。

⑨认不出:形容女子美丽得连自己都不能认识自己。

⑩婷婷倩女: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素魄娟妍:比喻女子容貌清丽,如玉一般洁白无瑕。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元丰五年(1082年)任江宁府(今南京)通判时所作。词的上片追忆了作者对《桃花源记》中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及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下片则抒发了对这种美好理想的追求和留恋之情。全词语言流畅而自然,情致高妙,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此词起拍写景,东风初度,吹醒了沉睡的万物,春意盎然,人间已到芳菲之季。“趁月朗风柔”,一个“趁”字,把人们对于美好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扁舟一棹”,又点出了词人游山玩水的心情。“绿波渺渺,花影珊珊”,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碧波荡漾,花影摇曳,使人赏心悦目。“洞里有天,天涯有路”,既写出了桃花源里的奇景异境,也暗寓了作者对于仕途坎坷的无奈和感慨。

过片三句,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历史往事,感叹前度刘郎的逝去,如今自己已是垂暮之人,却依然像刘郎那样痴迷于桃花源,只是树已含烟,人已老去。“日暮天寒,露滋风损”,这是实写桃花源的自然环境,也是词人的主观感受。“开落无心谁与传”,这几句表达了词人对于桃花源中美景消逝的无奈之情。“认不出”二句,词人以桃花仙子的口吻,赞美了女子的美丽,同时暗示了女子身份的神秘,表现了词人的浪漫气质。

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体现了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