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积如山卷。尽从容、手书耳受,移时散遣。暇即携觞兼召客,王版银钩光泫。频倒屐、莫辞重茧。为续鸾弦酬凤髓,便以胶、投漆情还浅。腾尺木,素怀展。
九龙七级龙光显。忆登高、攀萝直上,指挥轮扁。下视桑麻成世界,听彻云中吠犬。料四牡、驰驱不免。若过棠阴须少憩,采风谣、正属輶轩典。留赠答,素毫剪。
金缕曲·寄吴伯成,喜龙光塔工告竣
案积如山卷。尽从容、手书耳受,移时散遣。暇即携觞兼召客,王版银钩光泫。频倒屐、莫辞重茧。为续鸾弦酬凤髓,便以胶、投漆情还浅。腾尺木,素怀展。
九龙七级龙光显。忆登高、攀萝直上,指挥轮扁。下视桑麻成世界,听彻云中吠犬。料四牡、驰驱不免。若过棠阴须少憩,采风谣、正属輶轩典。留赠答,素毫剪。
【注释】
案:指案牍,官府的文稿。卷:堆积。
腾尺木:比喻才能或志向能高升到很高的地步。
素怀:本来的怀抱,指自己的志向。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全词通过咏物抒怀,抒发了作者对吴伯成的敬仰之情和对其才华横溢的赞颂。
上片起首三句写吴伯成的才学与人品。案牍堆积如山,而吴伯成却从容不迫,亲自书写文稿,并及时散发给人们阅读。闲暇时,他还能带着酒菜召集宾客,与大家共同欢饮。他的才华和品德得到了众人的赞誉,使他在众人眼中如同“王”一样尊贵。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谦虚谨慎,不敢有丝毫懈怠。
下片开始三句则通过描绘吴伯成的外貌形象,进一步展示了他的性格特征。他头戴王冠,手持银钩,眼神闪烁着光芒;他的脚穿着鞋子,但却没有穿袜子。这既体现了吴伯成的谦逊有礼,也显示了他的实干精神。接下来五句则是对他才华的赞美。他擅长书法,能够续写鸾琴之声,与凤凰的骨髓相媲美;他能够指挥车轮转动,使轮扁都感到惊讶。这些赞美之辞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吴伯成的敬仰之情,也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和能力。
最后六句则通过描绘吴伯成的人生经历,进一步展现了他的品质和成就。他曾经攀登过高山,攀爬藤萝直上云端;他曾经俯瞰过农田,看到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他曾经听到过云中的犬吠声。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吴伯成的冒险精神和勇敢品质,也显示了他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力。
整篇词通过对吴伯成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吴伯成的高度赞赏和敬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吴伯成的敬仰之情和对人才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