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如水,波纹似练,几簇淡烟衰柳。塞鸿一夜尽南飞,谁与问倚楼人瘦。
韵拈风絮,录成金石,不是舞裙歌袖。从前负尽扫眉才,又担阁镜囊重绣。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鹊桥仙”是词牌名,此处为题目;“月华如水,波纹似练,几簇淡烟衰柳”写的是夜晚的景色,“月华”、“波纹”、“淡烟”写出了夜色的静谧;“波纹似练”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的美丽,用“几簇淡烟衰柳”衬托出月夜的清冷,“倚楼人瘦”点明了人物,写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形象;“塞鸿一夜尽南飞”,以塞外的鸿雁来反衬人物的孤独寂寞。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时可从词语的运用、句子的结构、表达的效果等角度分析。“韵拈风絮,录成金石,不是舞裙歌袖”,写女子的才艺高超,写出了她的美貌和气质,与前两句的描写相照应,突出了女子的才情出众,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3)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从前负尽扫眉才,又担阁镜囊重绣”写出了女子过去的美貌和才华,也写出了女子的无奈之情;“扫眉才”指女子善于画眉,“扫眉才”在这里代指女子的才情和气质。“扫眉才”和“重绣”相对照,写出了女子曾经的才情和气度,现在却落得如此地步的悲哀,写出了女子的无奈之情。
【答案】
(1)①月华:月亮的光华
②波纹:水面上轻轻荡漾的水纹
③淡烟:淡淡的烟雾
④衰柳:枯黄的柳枝
⑤倚楼人:倚靠在楼上的人
⑥谁与问:有谁来问一问我呢?
⑦瘦:消瘦
(2)①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愁”比作“月华”、“波纹”、“淡烟”,写出了诗人愁思深浓。
②运用借代手法,将“愁”比作“倚楼人”,突出了人物的孤独寂寞。
③运用对比手法,将“愁”比作“塞鸿”,反衬出人物的孤独寂寞。
(3)①从前:以前。
②负尽:承担尽了。
③扫眉才:善于画眉,形容女子有才艺、气度。
④重绣:重新刺绣。比喻重新振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