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点画之间须有草意,盖笔笔飞动,纯是天真横溢,无迹可寻,而有遒劲萧远之致,必深得回腕藏锋之妙,而以自然出之。其先习《黄庭》、《洛神》以端其本,其后习各种草书以发其气,其中又习数十种行书以成其格,安得不至妙境。行书之功十倍草书。或曰古人有忙中不作草字,奈何?曰:斯人斯时所未学者,草耳,未学则以为难,理或然欤?或曰:此说误。不及作草者,不及起草再誊真耳。学行书即能通真,学真书不能通行。以此知行书之功不小。
锺太傅书,一点一画皆有篆隶之遗,至于结构,不如右军。格之凤翥龙蟠如张芝,如索靖,皆锺一家书,以右军视之,正如太羹元酒不复过而问矣!锺书须玩其点画,如鱼如虫如枯枝如坠石,其旨趣在点画之间,虽古却少变动,简却少蕴藉,于势之一字尚未尽致,若夫王则纯以势胜势,欹而反正,则又秘之又秘矣!
诗句翻译:临池心解,行书点画之间须有草意,盖笔笔飞动,纯是天真横溢,无迹可寻,而有遒劲萧远之致,必深得回腕藏锋之妙,而以自然出之。其先习《黄庭》、《洛神》以端其本,其后习各种草书以发其气,其中又习数十种行书以成其格,安得不至妙境。行书之功十倍草书。
译文:临池心解,行书的笔画之间必须有草书的意味,因为笔笔都显得生动活泼,纯粹是天然而富有生命力,没有痕迹可寻,但又有一种遒劲萧远的风致,一定深刻理解到回腕藏锋的精妙之处,而用自然的方式来表现。首先学习黄庭经、洛神赋来端正基础,然后学习各种草书来激发内在的力量,其中又练习数十种行书来形成自己的风格,怎么能不达到绝妙的境界呢?行书的效果是草书的十倍。有人说古人在忙的时候不做草书,为什么呢?回答说:这个人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学过草书,认为很难,这也许是有道理的吧?或者说:这种说法是错的。不及做草书的人,不及起草再誊真的人。学习行书就能通晓楷书,学习楷书却不能通行。由此可知行书的作用不小。
诗句释义:临池心解,指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和实践。行书的笔画之间必须有草书的意味,是因为行书中的每一笔都显得生动活泼,纯粹是天然而富有生命力,没有痕迹可寻。但又有一种遒劲萧远的风致,一定深刻理解到回腕藏锋的精妙之处,而用自然的方式来表现。首先学习黄庭经、洛神赋来端正基础,然后学习各种草书来激发内在的力量,其中又练习数十种行书来形成自己的风格,怎么能不达到绝妙的境界呢?行书的效果是草书的十倍。有人说古人在忙的时候不做草书,为什么呢?回答说:这个人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学过草书,认为很难,这也许是有道理的吧?或者说:这种说法是错的。不及做草书的人,不及起草再誊真的人。学习行书就能通晓楷书,学习楷书却不能通行。由此可知行书的作用不小。
赏析:这首诗主要讲述了书法家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他认为行书的笔画之间必须有草书的意味,因为行书中的每一笔都显得生动活泼,纯粹是天然而富有生命力,没有痕迹可寻。但又有一种遒劲萧远的风致,一定深刻理解到回腕藏锋的精妙之处,而用自然的方式来表现。同时,他也强调了学习行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这是提高书法水平的关键。此外,他还提到了古代书法大家们的特点和成就,如黄庭经、洛神赋等,以此来展示他们的书法技艺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