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老残向文、德二公说道:“人人都说日出好看,我们今夜何妨不睡,看一看日出何如?”二人说道:“老兄有此清兴,弟等一定奉陪。”秋天虽是昼夜停匀时候,究竟日出日入,有蒙气传光,还觉得夜是短的。三人开了两瓶酒,取出携来的肴撰,一面吃酒,一面谈心,不知不觉,那东方已渐渐发大光明了。其实离日出尚远,这就是蒙气传光的道理。三人又略谈片刻,德慧生道:“此刻也差不多是时候了,我们何妨先到阁子上头去等呢?”文章伯说:“耳边风声甚急,上头窗子太敞,恐怕寒冷,比不得这屋子里暖和,须多穿两件衣服上去。”各人照样办了,又都带了千里镜,携了毯子,由后面扶梯曲折上去。到了阁子中间,靠窗一张桌子旁边坐下,朝东观看,只见海中白浪如山,一望无际。东北青烟数点,最近的是长山岛,再远便是大竹、大黑等岛了。那阁子旁边,风声“呼呼”价响,仿佛阁子都要摇动似的。天上云气一片一片价叠起,只见北边有一片大云,飞到中间,将原有的云压将下去。并将东边一片云挤的越过越紧:越紧越不能相让,情状甚为谲诡。过了些时,也就变成一片红光了。
诗句:
- 土不制水历年成患风能鼓浪到处可危
译文:
土壤并不能控制水流,多年来一直存在困扰。风可以激起海浪,使得任何地方都危险。
注释:
- 土不制水:土壤不能控制水流的意思。
- 历年成患:多年来一直成为困扰。
- 风能鼓浪:风能够引起海浪。
- 到处可危:任何地方都充满危险。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自然现象中风对海洋的影响和带来的潜在危险。通过描绘日出前的宁静场景,引出了“土不制水”和“风能鼓浪”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中风的力量和影响。最后以日出为结尾,象征着希望和新生,表达了人类面对自然力量时应保持敬畏与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