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饭之后,申东造又将老残请到上房里,将那如何往桃花山访刘仁甫的话对着子平详细问了一遍。子平又问:“从那里去最近?”老残道:“从此地去怎样走法,我却不知道。昔年是从省城顺黄河到平阴县,出平阴县向西南三十里地,就到了山脚下了。进山就不能坐车,最好带个小驴子:到那平坦的地方,就骑驴;稍微危险些,就下来走两步。进山去有两条大路。西峪里走进有十几里的光景,有座关帝庙。那庙里的道士与刘仁甫常相往来的。你到庙里打听,就知道详细了。那山里夫帝庙有两处:集东一个,集西一个。这是集西的一个关帝庙。”申子平问得明白,遂各自归房安歇去了。

次日早起,老残出去雇了一辆骡车,将行李装好,候申东造上衙门去禀辞,他就将前晚送来的那件狐裘,加了一封信,交给店家,说:“等申大老爷回店的时候,送上去。此刻不必送去,恐有舛错。”店里掌柜的慌忙开了柜房里的木头箱子,装了进去,然后送老残动身上车,径往东昌府去了。

诗句

  • “到了晚饭之后,申东造又将老残请到上房里,将那如何往桃花山访刘仁甫的话对着子平详细问了一遍。”
  • “子平又问:“从那里去最近?””
  • “老残道:“从此地去怎样走法,我却不知道。昔年是从省城顺黄河到平阴县…”

译文

  • 到了晚饭之后,申东造再次邀请老残来到自己的房间内,他向子平详细询问了前往桃花山拜访刘仁甫的事宜。
  • 子平又问道:“从哪里出发最为便捷?”
  • 老残回答说:“从那里出发的具体路径我不了解。以前我曾经从省城沿着黄河直行至平阴县,出县后再往西南行走约三十里地,即可到达山脚下。进山后无法乘车,建议最好带上一头小毛驴:在平坦的地方骑驴前行;稍遇险阻之处,则可下来步行。”
  • 他还指出,进山有两条主要路线:西峪里的一条和集东或集西的关帝庙。

注释

  • 申东造:书中人物名,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 老残:书中虚构的人物名,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 上房:指家中正屋。
  • :书信。
  • 狐裘:一种用狐狸皮制成的衣物。
  • :此处指旅店。
  • 驿车:古代供传递官文的交通工具。
  • 衙门:官府。
  • 东昌府:地名,故事发生地。

赏析

此诗是《老残游记》中的一段描写,通过对申东造与老残的对话以及对话内容的描述,展现了老残对前往桃花山拜访刘仁甫的计划和准备工作的思考过程。诗中的“问”和“答”之间,既有对具体路线的询问,也有对可能遇到的情况和应对策略的讨论。通过这些对话和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老残的谨慎和周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即将进行的行动的重视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