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道:“你们受这么大的屈,为什么不告他呢?”魏老儿说:“官司是好打的吗?我告了他,他问凭据呢?‘拿奸拿双’;拿不住双,反咬一口,就受不得了。天爷有眼,总有一天报应的!”
老残问:“这毒药究竟是什么?你老听人说了没有?”魏老道:“谁知道呢!因为我们家有个老妈子,他的男人叫王二,是个挑水的。那一天,贾家死人的日子,王二正在贾家挑水,看见吴二浪子到他家里去说闲话,贾家正煮面吃,王二看见吴二浪子用个小瓶往面锅里一倒就跑了。王二心里有点疑惑,后来贾家厨房里让他吃面,他就没敢吃。不到两个时辰,就吵嚷起来了。王二到底没敢告诉一个人,只他老婆知道,告诉了我女儿。及至我把王二叫来,王二又一口咬定,说:‘不知道。’再问他老婆,他老婆也不敢说了。听说老婆回去被王二结结实实的打了一顿。你老想,这事还敢告到官吗?”老残随着叹息了一番。当时出了魏家,找着了许亮,告知魏家所闻,叫他先把王二招呼了来。
诗句
老残道:“你们受这么大的屈,为什么不告他呢?”
魏老儿说:“官司是好打的吗?我告了他,他问凭据呢?‘拿奸拿双’;拿不住双,反咬一口,就受不得了。天爷有眼,总有一天报应的!”
译文
老残问道:“你们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为什么不去告他呢?”
魏老说道:“打官司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我去告他,他问我有什么证据?‘拿奸拿双’;如果拿不住双,反而咬人一口,那可就糟糕了。天公在上,总会有报应的!”
注释
- “受这么大屈”:指受到了巨大的冤屈和委屈。
- “为什么不告他呢?”:询问对方为什么不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 “拿奸拿双”:意指在处理事情时需要找到确凿的证据,不能单凭一面之词。
- “反咬一口”:比喻对方在事情发生后,反过来指责别人。
- 天爷有眼:这里可能是指天理昭彰的意思。
- 总有一天报应:意味着最终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或惩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受害者因为遭受不白之冤,而向帮助自己的人(如老残)倾诉自己的遭遇。诗中的受害者虽然受到很大的委屈,但在面对困境时并没有轻易放弃寻求正义的机会,而是选择了通过求助于能够理解他的人来寻求解决办法。
诗中也表达了对于司法系统的不信任和对复仇的渴望。通过使用“拿奸拿双”和“反咬一口”这样的词语,作者暗示了在处理这类事件时,单纯的证据往往难以成立,反而可能因为对方的诬陷而陷入困境。这种对现实不满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公正和公平的迫切需求。
诗尾提到的天公有眼,总有一天报应,则是一种对未来公正裁决的信念,也是对于受害者正义终将到来的期望。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具体事件的叙述,更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深刻反思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