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留花海,与榴花作伴,万香如玉。
睡起真妃妆再理,翻似华清初浴。
锦帐通灵,瑶台转世,好梦和卿续。
猩屏闲倚,小红还唱新曲。
我是老去韦皋,玉箫无恙,绝艳惭清福。
惠定院中磨蝎命,园小偏成金屋。
浩劫仙踪,返魂香气,汉代文姬赎。
愿春长住,夜深重照银烛。

这首诗名为《念奴娇·园中海棠重开》,由苏轼所写,是一首描写海棠花盛开的词。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读和赏析:

”`markdown

诗句解析

首句:“天留花海,与榴花作伴,万香如玉。”

  • “天留”:意为天上的花海,暗示了花的美丽和永恒。
  • “花海”:形容花开如海,极为壮观。
  • “与榴花作伴”:榴花(即石榴花)通常象征着热烈和生命力。
  • “万香如玉”:形容花香浓郁,如同美玉般珍贵。

第二句:“睡起真妃妆再理,翻似华清初浴。”

  • “真妃妆”:指的是唐朝杨贵妃的妆容,此处用以形容海棠花的美艳如人。
  • “翻似华清初浴”:比喻海棠花在晨光中苏醒的样子,就像刚从温泉中出来一样美丽动人。

第三句:“锦帐通灵,瑶台转世,好梦和卿续。”

  • “锦帐”:指华丽的帐篷或床帐。
  • “通灵”:形容非常灵异,仿佛有生命一般。
  • “瑶台”: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此处借指高洁的境界或美好的梦境。
  • “和卿续”:延续前文之意,表示希望梦境能够继续。

第四句:“猩屏闲倚,小红还唱新曲。”

  • “猩屏”:红色屏风,常用来比喻鲜艳的颜色。
  • “小红”:这里可能是指小动物或者花卉,象征美好。
  • “新曲”:新的乐曲,可能意味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第五句:“我是老去韦皋,玉箫无恙,绝艳惭清福。”

  • “老去韦皋”:借用历史人物韦皋的名字,韦皋曾担任过节度使,有权势。此处可能是在自比。
  • “玉箫无恙”:玉箫,一种乐器,常用来形容声音美妙。无恙,没有受伤。
  • “绝艳惭清福”:形容自己虽然年岁已长,却依然保持美丽的容貌,这种福分感到惭愧。

第六句:“惠定院中磨蝎命,园小偏成金屋。”

  • “惠定院”:一个特定的地点,可能是某个寺院或花园。
  • “磨蝎命”:传说中蝎子的形状像一个人脸,因此用来比喻命运多舛。
  • “园小偏成金屋”:意指由于环境条件限制,无法像在更大的园地一样自由发挥。

第七句:“浩劫仙踪,返魂香气,汉代文姬赎。”

  • “浩劫仙踪”:形容遭受巨大的灾难或困难。
  • “返魂香气”:比喻某种东西具有使人复苏的力量。
  • “汉代文姬”:文姬是东汉时期著名女诗人蔡琰的别称。她曾为曹操的妾,后被卖到匈奴为妻。这里的“赎”,可能是用她的故事象征恢复或挽回失去的美好。

最后一句:“愿春长住,夜深重照银烛。”

  • “春长住”:希望春天永远持续下去。
  • “夜深重照银烛”:夜晚时分,明亮的月光下,银烛显得尤为温馨,寓意着希望和美好。

译文

这首词描绘了园中的海棠花再次开放的情景。清晨醒来,海棠的妆饰重新整理,犹如华清池中初洗的仙女。红色的屏风旁,小动物在歌唱新曲。作者自比为年长的韦皋,虽无昔日风采,但保持清福。在惠定院内,尽管环境简陋,但海棠依旧能带来春天的气息。通过汉代文姬的故事,表达了对恢复美好景象的期望。最后,愿春天永远存在,在深夜时分,明亮的月光下,银烛闪烁,带来温暖和希望。

赏析

《念奴娇·园中海棠重开》是苏轼晚年的作品之一,通过对海棠花的描述,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运用了许多古典文学元素,如诗词、典故等,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自然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