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云剪雪。
要软红界断,书幌清绝。
越网千丝,暗罥秋痕,玲珑影斜月。
疏疏也学方空样,看织就冰蚕全别。
逗晚凉篆缕寻香,几阵落花风歇。
休把玻璃上了,任檐际乳鸽偷觑。
窗隙雨过黄梅,了鸟呼关,又觉罗衣寒怯。
唐宫水帛依稀认,漾槛外帘波三折。
待夜来悄放纱㡡,却恐玉人偎热。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冷布裁云剪雪”“要软红界断,书幌清绝”两句,诗人以剪裁之工、用色之巧,写出了帘幕上月影的明暗和色彩的变化,表现了帘幕的轻盈飘逸之美。“越网千丝,暗罥秋痕,玲珑影斜月”一句,描绘出一幅精美的图案,形象地展现了帘幕上绣花的精美。“疏疏也学方空样”,写绣花的疏密有致,如同画中之景。“看织就冰蚕全别”一句,写其巧妙的布局。“逗晚凉篆缕寻香”一句,点明了季节,渲染了氛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气氛。“几阵落花风歇”一句,将帘幕上的绣花与飘落的花瓣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休把玻璃上了”一句,以玻璃为喻,写出了帘幕的晶莹剔透,同时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答案】
示例:
(1)
疏影冷布裁云剪雪。
译文:在屏风上剪下一片片云彩做成窗帘。
(2) 要软红界断,书幌清绝。
译文:隔断了软红尘的界限,使书幌显得更加清晰。
注释:①“软红尘”指繁华的尘世。②“书幌”指书斋。③“界断”指隔断。④“清绝”指清晰。
赏析:“软红尘”指繁华的尘世。“书幌清绝”意谓书斋里的窗户,透过它可以看到外面世界的纷乱。这两句写窗棂,既表现了窗棂的精致美观,又烘托出主人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
(3)
越网千丝,暗罥秋痕,玲珑影斜月。
译文:千丝万缕像网上的鱼丝,暗缠着秋日的痕迹,玲珑的月光照在帘上的影子斜斜映照。
注释:①“越网”指千丝万缕如网。②“秋痕”指秋天的痕迹。③“玲珑”指月亮明亮。
赏析:“秋痕”即指秋日的痕迹,这里用来比喻窗棂上的花纹。这句写窗棂上的花纹,突出了窗棂的美丽。
(4)
疏疏也学方空样,看织就冰蚕全别。
译文:稀疏疏松地学着方空的样子,好像织成的冰蚕一样美丽。
注释:①“方空”指方孔圆镜。②“冰蚕”指冰蚕鸟,又名“寒号虫”。
赏析:这句是化用前人的诗词,通过比喻的手法赞美了窗棂的美。窗棂上绣花的疏密有致,如同画中的景物一样。
(5)
逗晚凉篆缕寻香,几阵落花风歇。
译文:晚风拂过,帘上绣花随风摆动,阵阵清香传来,落花纷纷扬扬地落下。
注释:①“篆缕”指用细笔蘸着墨汁勾勒成缕状的装饰。②“落花”指飘落的花瓣。
赏析:这句写落花飘零,帘幕随风摆动,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6)
休把玻璃上了,任檐际乳鸽偷觑。
译文:不要把它擦得干干净净,任凭檐边嬉戏的鸽子偷偷观看。
注释:①“玻璃”指玻璃镜,这里借代指窗棂上的花纹。②“乳鸽”即家鸽。
赏析:这句写窗棂上的花纹,突出了窗棂的美丽。
(7)
窗隙雨过黄梅,了鸟呼关,又觉罗衣寒怯。
译文:窗隙下洒下的雨水打湿了黄梅时节的花木,鸟儿们呼朋引伴,又觉得罗衣感到寒冷畏惧。
注释:①“黄梅”指端午节。②“了鸟”指鸟鸣声。③“呼关”指鸟鸣声。④“罗衣”指衣服。
赏析:这句写窗外景色和鸟儿的鸣叫,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8)
唐宫水帛依稀认,漾槛外帘波三折。
译文:依稀辨认着唐朝宫女的衣裳,在栏杆外荡起的波浪仿佛有三折。
注释:①“水帛”指宫女的衣裳。②“唐宫”指唐朝宫廷。③“漾槛外帘波三折”意为:在栏杆外的水流波动,仿佛有三层弯曲。
赏析:这句写唐宫的水帛依稀可辨,通过想象和联想的手法来描写美丽的画面。
(9)
待夜来悄放纱㡡,却恐玉人偎热。
译文:等到夜晚悄悄打开纱帐,却又害怕美人儿依偎得太近以致受热。
注释:①“纱㡡”指薄纱帐子。②“玉人”指美女。
赏析:这句写的是深夜时分女子依偎在男子身边的情景,通过对比的手法来描写女子依偎时的娇羞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