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杏花斜月,一角梨花残雪。
画阑前,春自去,莺不去。
啼到乱红深处。
一声声,不堪听。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 “一缕杏花斜月”:描述了一幅夜晚杏花盛开、月光斜照的美景。杏花是春天的象征,而月亮则增添了几分静谧和浪漫的氛围。
  • 注释: 杏花(春天的代表),月亮(夜晚的象征)。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自然景观的美丽,引出下一句的莺鸟不飞的情景,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画面。

第二句:

  • “一角梨花残雪”:描绘了冬天末了时梨花残留的雪花,暗示着季节的变化。这里的“残雪”不仅指物理现象,也象征着某种未完成或未竟的事业或情感。
  • 注释: 梨花(冬末春初的象征)、残雪(冬天的景象)。
  • 赏析: 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前句的意境,使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更迭。

第三句:

  • “画阑前,春自去,莺不去”: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矛盾的情感——春天虽然已经离去,但某些事物(如鸟儿)似乎并未真正离开。这里的“春自去”可能指的是春天本身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而“莺不去”则可能是指那些依然停留在那里的鸟儿。
  • 注释: 画阑(装饰性的栏杆),莺(春天的代表鸟类)。
  • 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感慨以及对其留下痕迹的留恋。

第四句:

  • “啼到乱红深处”:描述了鸟儿在落英缤纷之中自由飞翔,其声音与落花交织成一首无声的乐章。这里的“乱红”指的是各种颜色的落花,而“深处”则强调了这种场景的深邃和广阔。
  • 注释: 乱红(各种颜色的落花)、深处(比喻深广的空间)。
  • 赏析: 这一句通过鸟儿的啼鸣和落花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使人仿佛能听到鸟儿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第五句:

  • “一声声,不堪听”:表达了诗人对于鸟儿鸣叫声的感受,觉得这些声音既美妙又令人心痛,难以承受。这里的“不堪听”不仅形容了声音的美,也暗示了内心的痛苦或失落。
  • 注释: 不堪听(难以承受)。
  • 赏析: 这句诗将听觉感受与内心情感相结合,使得诗歌的表达更为深刻和动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美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