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幕垂云,试灯风细春信乱。
隔帘蟾月悄窥人,人在深深院。
听到箫慵鼓倦。
玉钩凉、铜街自暖。
不知门外,何处车声,娇雷乍转。
拼却春眠,画屏蜡泪红犹泫。
香衣梅影半横斜,画出相思怨。
烂锦年华渐换。
夜沈沈、愁长梦短。
阑珊螺墨,怕续何郎,断肠吟倦。
【解析】
本题考查诗词内容理解、语言表达和赏析。解答此题,考生要通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并注意重点字词的含义。
“烛影摇红 元夜卧病”:烛光摇曳的红色映照了这元宵之夜卧床养病的情景。烛影摇曳,说明是室内,且是节日(元夜),主人公在养病,所以用“烛影摇红”。
“绣幕垂云,试灯风细春信乱”:绣帘低垂如云雾,试灯时阵阵春风带来春天的信息。
“隔帘蟾月悄窥人,人在深深院”:隔着帘子看到月亮偷偷地窥视着人,而人则躲在深深的庭院里。
“听到箫慵鼓倦”:听到吹箫的人懒得打鼓,倦怠得不想打鼓。
“玉钩凉、铜街自暖”:玉钩般的冰柱清凉、自暖,而铜街上的行人却感到温暖。
“不知门外,何处车声,娇雷乍转”:不知道门外什么地方传来了车声和雷声,娇嫩的雷声刚刚响起。
“拼却春眠,画屏蜡泪红犹泫”:为了摆脱春睡,把画屏上的蜡烛滴下的泪珠擦去,仍然觉得它们晶莹红亮,还让人伤心。
“香衣梅影半横斜,画出相思怨”:穿着香气四溢的衣服,看着梅枝的影子斜斜地下垂,画上的人儿仿佛在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
“烂锦年华渐换。夜沈沈、愁长梦短”:美丽的青春年华渐渐消逝了。夜深了,愁思绵绵,梦中的时间越来越短。
“阑珊螺墨,怕续何郎,断肠吟倦”:夜色阑珊,手中的笔蘸满了墨水,害怕再写下去像何逊那样,因伤悲而吟诗到心力耗尽。
【答案】
译文:烛光摇曳的红色映照了这元宵之夜卧床养病的情景。烛光摇曳,说明是室内,且是节日(元夜),主人公在养病,所以用“烛影摇红”。绣帘低垂如云雾,试灯时阵阵春风带来春天的信息。隔着帘子看到月亮偷偷地窥视着人,而人则躲在深深的庭院里。听到吹箫的人懒得打鼓,倦怠得不想打鼓。玉钩般的冰柱清凉、自暖,而铜街上的行人却感到温暖。不知道门外什么地方传来了车声和雷声,娇嫩的雷声刚刚响起。为了摆脱春睡,把画屏上的蜡烛滴下的泪珠擦去,仍然觉得它们晶莹红亮,还让人伤心。穿着香气四溢的衣服,看着梅枝的影子斜斜地下垂,画上的人儿仿佛在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美丽的青春年华渐渐消逝了。夜深了,愁思绵绵,梦中的时间越来越短。夜色阑珊,手中的笔蘸满了墨水,害怕再写下去像何逊那样,因伤悲而吟诗到心力耗尽。
赏析:
此首为元代散曲作家张养浩的代表作之一。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又号云泉居士,元代著名散曲家、诗人,与刘时中、白朴、贯云石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的散曲多以关心社会民生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而又含蓄典雅。这首《沉醉东风》就是一首描写元宵节夜晚闺中女子伤离怀远之作。全曲通过描绘元宵之夜闺中女子伤离怀远的场景,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惆怅之情。